【本報訊】「天文台話呢兩日天氣轉冷,咪入多啲冬天貨囉,今次真係好慘!」有商販哭訴剛剛入貨,即遇上三級大火令他們損失慘重。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秘書長王延華亦慨嘆,攤檔商販趁入冬前囤積了大量貨品,一場大火令他們血本無歸,最慘是商販大多沒有購買保險,如今單是重建一個檔口,也要四、五萬元,還未計算再次入貨的成本,可謂雙重損失。
因保費貴未購保險
王延華又稱,花園街攤檔有數十年歷史,是區內一大特色,擺賣的全是「乾貨」,每到歲晚,商販都會大量入貨,準備冬至及農曆新年的大量人流。他表示商販很心急,現場一經解封,就要重建檔口,連搭建費及入貨,起碼要花費10萬元。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據他所知攤檔商販中,有八成不願購買財物保險,理由是保費較其他行業高三至五倍。他說,保險公司收取巨額保費的原因有三,第一是連綿的攤檔防火措施不足,起火機會極高;其次是攤檔的電力裝置及電線接駁過於混亂,起火風險亦高;最後是地理環境問題,攤檔依附的多屬管理不善的唐樓,樓上住客亂拋煙蒂情況嚴重,攤檔又緊密相連阻礙大廈逃生出入口,起火後果嚴重,所以保險公司權衡風險,例必收取極高保費。
關注旺角區攤檔問題的油尖旺區議員許德亮稱,過去幾年一直有在區議會討論攤檔是否適宜在人口密集、舊樓林立的社區生存;他說,對於商販來說當然合適,但在社區安全問題方面,卻令人憂慮,例如起火後會迅速蔓延開去,無奈區議會一直沒有共識。許又稱,每間攤檔之間應留有空隙供市民通過,但現在五間相連的情況比比皆是,試問一旦發生火警,如何阻隔火勢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