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大談美國經濟期間,亦不忘再次表達美國對中國限制人民幣升值的不滿,指摘中國的滙率政策損害美國經濟,更稱人民幣與美元掛鈎即代表中國必須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此舉對中美兩國均不利,中國也因此有面臨通脹的風險。
導致中國面臨通脹風險
伯南克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令人民幣滙率偏低的做法,對美國經濟而言是一件壞事,因為這將損害該國的貿易。他又稱:「這對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及中國而言均是壞事,因這代表中國並不能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
伯南克續稱:「若他們將人民幣與美元掛鈎,中國必須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現時,美國需要一個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但中國的經濟卻在快速增長,他們要冒上輸入美國貨幣政策而引發通脹的風險,這對他們是一個問題。」
至於伯南克可能擴大購債規模,令美元受壓,人民幣昨日的中間價上升90點子,報6.6515兌1美元,收市報6.6484,升149點子或0.2%。人民幣兌美元12個月不交收遠期合約則下跌0.2%,至6.5045,意味人民幣兌美元1年內將升值2.2%。
高盛料明年升值5%
華東銀行交易員表示,伯南克的言論是個不好的訊號,說明量化寬鬆規模有可能還會擴大,市場增加沽空美元,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有所增強。而高盛資產管理主席JimO'Neill更表示,明年人民幣兌美元有可能升值5%。
事實上,伯南克自今年8月尾暗示推出QE2,令大量熱錢湧入回報更吸引的新興市場。各新興國家尤其是亞洲地區,紛紛推出外滙管制措施,包括加息及考慮向外資實施高資產增值稅等,以防資產泡沫急速擴大,危害本國的經濟發展。高盛亞太區首席經濟師MichaelBuchanan估計,一旦美國宣佈擴大現有購債規模,區內將會推出更多限制資金流入的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