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人幣信貸風險爆額銀公提3方案 倡金管局擔保清算行

港銀人幣信貸風險爆額
銀公提3方案 倡金管局擔保清算行

【本報訊】隨着本港人民幣業務不斷擴大,各參加行存放於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的人民幣存款,瀕臨或已超越銀行內部設定的交易對手信貸風險限額,為解決此技術性屏障,以免窒礙人民幣業務擴展步伐,銀行公會於訪京前已致函金管局,提出3個解決方案,包括由金管局擔保清算行人民幣存款、該局擔任清算行或增加商業銀行清算行數目。
記者:劉美儀

業界指,解決交易對手信貸風險超額,較貿易結算兌換額度更刻不容緩,冀盡快處理。

金管局正與人行商討

據悉,金管局正與人民銀行跟進洽商,暫時以第一個方案的可行性最高,銀行界亦普遍認同,由該局就超出限額的信貸部份提供擔保,建議較為務實及公正,惟當中亦涉及央行應否為個別商業銀行授信作擔保的原則性問題。次選方案乃由該局擔任清算行,但此舉也牽涉實際營運及局方意願。消息說,因金管局正與人行商討解決方案,故訪京期間,銀公代表團已有共識,不就此事向人行提問。據了解,人行借調該局的高級顧問穆懷朋,早前曾就有關事宜了解業界意見。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查詢時說,銀公上月中曾致函該局,反映參加行對清算行信貸風險集中的問題,該局與人行正研究及商討可行解決辦法,各個方案仍在探討中,暫未有定論。

風險集中恐窒礙發展

對人民幣業務牽涉交易對手風險增大,東亞銀行(023)副行政總裁李民橋指,金融海嘯後,監管當局或金融機構,均相當關注交易對手風險問題,本港人民幣存款量及業務不斷增長,業界不希望因風險集中的技術性問題,阻礙增速步伐。
他認為由金管局擔保或任清算行角色,是相當合適的解決安排,若監管當局考慮將來增加清算行數目,東亞亦很感興趣。
交行(3328)香港分行副總經理陳霞芳說,中央確認本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未來本地業務規模肯定進一步攀升,對解決銀行間授信限額安排,她相信若由金管局擔當一定角色,會更具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