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高官再就「熱錢論」抗辯,繼上周發言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個人網誌撰文,強調本港人民幣資金池目前仍相對較細,根本不能對內地市場形成任何實質性風險。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在回應有關傳聞時亦稱:「睇唔到(有這回事)。」記者:呂雪玲
陳家強在網誌上寫道,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截至今年10月底止,僅2171億元(人民幣.下同),相對內地人民幣存款總額逾70萬億元,兩者相差超過300倍,可見本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仍相對小,不會對內地市場構成實質風險。
他又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在第三季度增速加快解畫,強調今年6月有關結算試點計劃,獲進一步擴大至20個省市,香港與全球的企業皆可透過港銀參與。他指出,即使步伐加快,但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總額值,仍只佔內地總貿易額1%至2%,香港人民幣結算在資金流扮演的角色,是給誇大了。
王冬勝昨日出席義工行動典禮後亦回應,對於有指香港有10萬億元熱錢伺機衝擊內地,他表示:「這只是市場傳聞,掌握不到事實,這個睇唔到(有這回事)。」
回應熱錢論 王冬勝:睇唔到
上周當有內地傳媒引述專家估計,可能有10萬億元熱錢留港,伺機衝擊內市場,陳家強已經立刻回應指,在港運作的對冲基金,主要投資本港及區內股市,而內地資本賬尚未全面開放,資金調回需經審批,不大可能用作短線炒賣。而且,據市場調查,全球對冲基金總資產約2萬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10萬億元在港囤積的說法不攻自破。
陳家強在網誌不忘提醒市民及投資者,要留心市場很多情緒化的傳言,對於一些報道,他直指是「流於片面,予人炒作空間,要小心分析,不要麻木跟隨炒作」。
對於美國或推出第三度量化寬鬆(QE3)措施,王冬勝指出,目前美國失業率高企至9.8%,量化寬鬆政策對失業率幫助不夠大,故美國開始研究推出QE3。
他強調,相關由政府釋出來的資金,必須確保用得其所,包括要確定資金能去到企業層面,成為企業增聘人手的原動力,若有關資金只是進一步流到金融產品尋出路,包括到亞太區市場追求回報,會對亞太區資產泡沫有進一步影響,香港作為其中的開放性城市,會同樣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