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在過去3個月,已令到環球的投資市場「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推出之前,全球資金出現「恐慌性入市」的反應,盲目追逐資產。但在推出後,一切卻接近打回原形,達至的效果完全做不到。
長債孳息率持續上升;美滙指數亦從76水平大升至81.5高位。今次可以一言以蔽之,QE2完全無效。無效之原因在於客觀環境已跟QE1之時大有不同,所釋放出來的資金並未能被引導入股市及商品市場,反而早前流入資產市場炒預期的資金套現走人。當然以中國為首的各新興國家,看清楚美國把戲,背後不懷好意,因而全面抗洪,抽緊銀根,亦是導致見光即死的主因。
內銀股轉強可加碼
上周伯南克暗示可能加碼放水,又剛剛遇上周五公佈的就業數據差強人意,令市場相信聯儲局很快會再推出QE3。若然「直升機Ben」真的冥頑不靈,進一步推行QE3、QE4,資產市場或許會再出現類似9、10月的炒作,但最終仍是會歷史重演。希望伯南克能臨崖勒馬吧!否則,美元、美債及環球投資市場就後果堪虞。若真的加碼,將令全球投資泡沫加速膨脹,提早爆破,投資者對美債亦會信心全失。
回說港股,恒指周線圖連續出現3支陰燭後,上周首現陽燭。筆者相信指數已於22800造底,本周只要守得住23000關口,便可上望23800。由於現在正踏入12月份第二星期,理論上市況會轉趨淡靜,假期氣氛逐漸濃烈,過了今周後,大市應沒有太大波動。
早前一周開始的建倉行動,初步已成功,賬面上亦應該有利潤。暫時以「不變應萬變」,保持着持股比重50至60%,等待市況出現突破後才再作部署。內銀股走勢轉強,可續持有或加碼;航運股落後,可在現水平入市或溝貨,首選為中國遠洋(1919)及中海集運(2866)。
沈振盈
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