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復蘇未穩升市仍需留神 - 李大同

環球透視:復蘇未穩升市仍需留神 - 李大同

上周環球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反映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漸穩,雖然美國失業數據未如理想,但聯儲局主席伯南克透露有意再推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投資氣氛熾熱,帶動股市未來一周可能出現歌舞昇平局面。
然而,由於市況波動,投資者在順應大圍環境的同時,亦應該留意任何令市場情緒逆轉的消息,以及經濟復蘇的隱憂。
美國參議院在剛過去的周六,否決延長中產家庭的減稅方案,因所有共和黨及數名民主黨參議員,反對方案沒有把有錢人包括在減稅網之內。事實上,方案中最影響投資情緒的,就是資產增值稅是否得以繼續寬減。

減稅倘不通過 雙底衰退重燃

現時資產增值稅為15%,明年初減稅期結束後,稅率將增至20%。若國會本周仍未就有關方案達成基本共識,機構投資者或選擇出售手上投資套利,避免稅項蠶蝕利息。本月15日將成為關鍵日,這是本年度最後的期權結算日,投資者要決定是否續期,嚴重影響掛鈎資產的價格,以及大市去向。
更有分析指,一旦減稅方案不獲通過,投資者遺忘已久的「雙底衰退論」,勢必捲土重來。雖然大同估計,美國國會暫時延長整個減稅方案的機會仍是十分大,但現在距離月尾只剩4周,任何事情都可發生。
除了政策問題外,美國經濟基本狀況亦是復蘇的隱憂。伯南克上周暗示可能擴大6000億美元購債規模,其實亦反映美國經濟基本狀況不容樂觀。上月失業率升至9.8%的7個月新高,即使新增職位有增長,兼職工作佔當中三分二。

留意新興國加息 歐危機蔓延

曾任美國總統辦公室旗下的行政管理和預算局總監的斯托克曼(DavidStockman)說出了問題重點,「現時有3500萬份兼職工作,年薪平均約為2萬美元,此薪金不能供養家庭,亦無法儲蓄,這些只夠餬口的工作,不會轉化為消費力。」
各個新興市場收緊貨幣政策已成大趨勢,上周巴西宣佈增加銀行存款準備金至20%,而泰國亦加息0.25厘,市場更盛傳中國可能即將再加息遏通脹,卻同時令經濟增長放緩。
此外,環球PMI數據佳似乎已蓋過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憂慮,但由於問題遠未解決,任何有關歐債的負面消息均能逆轉市場情緒,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套用斯托克曼的一句說話,作為對現今市況總結:「這純粹是一個即日市,一天狂喜,另一天卻像墮進深淵,不能從中歸納出任何結論。」現時投資者可做的就是打醒十二分精神順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