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強積金推行10年,管理強積金公司的高昂收費及低回報表現,令250萬名強積金供款人怨聲載道。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稱,單靠每月強積金供款根本不夠市民退休後「用過世」,建議市民多儲錢及作其他投資,以維持退休後的優質生活。
收費可與回報掛鈎
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討論強積金多年來的問題。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強積金過去10年的平均回報約為5%,但管理強積金公司收費驚人,平均超過2%,最高更高達4%,「如果每年收費2%至3%及以複式計算,30年之後強積金嚿錢可能冇咗四、五成」。黃王慈明也指,市民每月所儲的強積金不夠在退休後用過世,建議市民多儲錢及作其他投資,亦可每月額外多供款2.5%,令退休後生活可過得好一點。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政府不應任由管理強積金公司收取巨額管理費,建議當局將有關收費「封頂」,或將管理費與強積金的回報掛鈎,「賺多啲先畀多啲管理費,市民條氣都順啲」。不過,黃王慈明指歐美等國家有關類似強積金的收費,都以市場競爭等因素決定,認為政府不應插手干預管理強積金公司的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