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運代表團攞到歷史性佳績的40面獎牌(8金15銀17銅),先不談是否有利爭取市民支持,繼而令政黨改變初衷,通過撥款。倒是那個祝捷會,更得到我的注視。
若果不是那班雷曼苦主在現場加設立體聲叫囂着:「曾蔭權下台!」我以為整個祝捷會算係做到簡約而莊重。先旨聲明,香港係一個自由社會,雷曼苦主們當然可以在該處集會叫口號,只是一年365日,一日24小時都可以嗌,何解不可以放過一班亞運獎牌得主?他們真的不能忍耐半個小時,讓健兒們不被騷擾的情況下,接受各界人士祝賀?
老實講,換作我是那班台下的運動員,心裏肯定不是味兒,備戰連年,為港爭光,奪獎歸來,卻為了再備戰下一個比賽,即使返港也有家歸不得,所有的犧牲都不值得換來半刻安靜?
在祝捷會上個別運動員接受單獨訪問的環節亦叫我欣喜,起碼不是例牌的金牌得主,又或指定的代表黃金寶,銀牌的黃蘊瑤以及欖球隊代表,及至沒有獎牌,只係相隔52年才再次打入16強淘汰賽的港足隊長,做到一個「不勢利」、「不大細超」的效果,作出這個安排的人士值得稱許,就是這個因素,更為一讚。
承諾建單車場無影
話說回頭,政府提出申辦亞運,不同人有不同意見,若問到我,只能答,不是140億定60億元的問題,在一個欠缺長遠的體育政策的前提下,我是再熱愛運動都難以支持申亞。就像車菊紅所言,24年前她奪亞運金牌,可是至今保齡球隊仍沒有自己的練習場地,真叫人情何以堪。
車菊紅將事實道出,恐怕不再氣憤,其實氣憤都冇用,莫說整體成績有參差的保齡球隊,連業績向來穩定的單車隊,4年前已得到香港政府允諾興建的計分賽練習場館,鬼影都未見,要嬲,係都輪到教練沈金康,甚至阿寶嬲先喇!
文:盧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