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與概率 - 高慧然

子女與概率 - 高慧然

一個深圳女人跟我說,內地人普遍認為生兩個孩子較好,假設其中一個不好,不健康,不孝順的話,起碼還可以寄望另一個,是一半一半的或然率。
這是我永遠不能理解的價值觀。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個體,每一個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路,面對自己要遭遇的所有困局。對每一個個體的生命來說,健康不好,或者品行不端,以及因之而帶來的命運不濟,都是百分百的事,不存在一半一半的或然率。
中國式父母,不是把子女視作私有財產,便是把子女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或者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子女,或者把自己未竟的夢想交託子女完成,蠻橫干涉子女重大的人生選擇,鮮有尊重子女是獨立的、個體的生命的。上述深圳女人,以及她所代表的家長們,更是把子女視作長線投資的工具。「一個不好,寄望另一個」,這話令我想起那句投資格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同一隻籃子」,把資金分散,購買不同類別的股票,或者不同的投資工具,考慮的正是或然率,不致把籃中雞蛋全部打爛。
也有人說,生兩個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成長期有伴,學會與人相處,獨生子女之所以有那麼多的性格缺陷,原因正是成長期缺乏童伴。孩子個性與品格的養成,與父母的教育有莫大關係,與家中有幾個孩子卻無必然關係。至於兄弟姐妹成年後能否成為一世的朋友,更非父母能夠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