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行政手段就像西藥,療效快速,雖然副作用難免。中央及港府相繼出招打壓樓市,令熾熱氣氛降溫,成效立竿見影。
北望神州,年初至今,內地樓盤成交量雖較09年高出27%,發展商售樓量平均已達目標89%。不過,售樓量增加非因銷售比率上升,主要由於發展商增加推盤數量。筆者與內地發展商談到售樓量問題,他們也承認,銷售比率較去年放緩。隨着發展商延遲推盤,部份地方政府又透過放慢批出預售許可批文,控制樓價,令開始動工及正發展中的項目達歷史高位。上述因素,將令2011樓市累積存貨增加。
內地樓市需求降 減價難免
需求疲弱、存貨上升,價格自然下跌,問題是樓價何時調整,及調整幅度。由於現階段,發展商仍有強勁的現金流,故即使中央推行緊縮措施,暫仍難見樓價會顯著下跌。不過,綜觀11個城市上月每周平均成交量,已低於9至10月,所以到明年第一季,發展商存貨逐漸增加,但需求仍然疲弱,屆時發展商不得不犧牲利潤,以確保盈利繼續增長,內地樓價便會出現調整。
何況強勁的現金流狀況不會長久不變,中央收緊銀根,發展商越來越難覓融資渠道,增加減價賣樓套現的壓力。市場共識,一線城市樓價要跌20%,至於二線城市樓價調整幅度約一成。不過,正如筆者較早前提及,由於購買力流向三、四線城市,故此等地區樓價影響可能較小。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