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網站看到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一些名句,覺得可套用於現今香港房地產市場,研究市況之餘,通識學習英文及哲理。
「Neverinthefieldofrealestate(原文應為humanconflict)hassomuchbeenowedbysomanytosofew.」原句是邱吉爾於大不列顛戰事後,向數百個參與戰事的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機師致敬。由於空戰只涉及人數不多的英國空軍機師,得益的英國大眾,有如欠了一小撮人的情。香港房地產發展不但密質質,且甚集中於數個大發展商身上,以一手樓計,置業人士所付的錢,大部份亦往sofew發展商裏去。
部份港人關注地產近狂熱
「Afanaticisonewhocan'tchangehismindandwon'tchangethesubject.」香港人普遍關注房地產是不爭事實;然而,部份似甚狂熱,買賣樓房仿似是人生唯一目標,價越高越想買,勸他們細思只換來敵視。簡言之,中了毒似的。
「Aliegetshalfwayaroundtheworldbeforethetruthhasachancetogetitspantson.」大意是謊言傳得較真相快,亦隱喻謊言有更多人信。「大學生都買唔到樓」是近10年傳得既快又似事實的謊言之一,彷彿以前的大學生畢業沒多久便人人置業,實情是就算五、六、七十年代的「天之驕子」,也難做到。
年輕人不宜老想着置業
「Perhapsitisbettertobeirresponsibleandright,thantoberesponsibleandwrong.」寧願看似不負責任地做對「的」事情(不是「做對事情」),而不要負責任地做錯「的」事情。這令人想起「結婚要買樓」言論,潮版是「無樓,女友不嫁」。與同輩老餅友人們傾談起這事,均表示三思是否要和有樓才肯嫁的女士定終身。這似鼓勵別人不負責任,但要剛讀大學的年輕人,老想着置業也不健康。
「Weshapeourbuildings;thereaftertheyshapeus.」我們如何構建樓宇,樓宇就如何反過來構建(影響)我們。影響的不只是舒適與否,也包括心境心態。香港樓房普遍面積細、密度高,寸金尺土(或寸土尺金),反映甚麼呢?
註:11月20日《為何用盡地積比率?》一文,單一個「Y」應為「X」,藉此向讀者致歉。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