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中央的抗通脹政策,連讓內地成品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的改革方案都要「讓路」。
內地《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成品油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未變,但受中央加強控制通脹的決心影響,原定年底試推的縮短成品油調價周期的新定價機制,將推遲至明年初登場,避免激化物價上漲。
據悉,發改委上月已與業內專家多次就成品油改革方案細則進行反覆敲定,並準備好上遞國務院審批,惟方案屬試行版,仍有再改革的空間,當中最大變化是縮短調整周期及對操作手段進行微調。
調價周期傳縮至兩周內
不過,消息人士指,一旦新機制出台,油價上調配套方案必定同時推出,故有關部門擔心會構成新的通脹因素,有違中央遏通脹的意旨,故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面臨升破5%及中央加大壓抑通脹力度,已成為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的最大障礙。
事實上,內地自10月26日上調成品油價後,再度加價的條件已於上月中旬全數符合,但發改委遲遲未有行動。
現時業界普遍預期,成品油調價周期會由22天,縮短至10天或14天;操作手段方面,成品油價會進入自動調整過程,該油企在國家監督下自主定價或委託第三方制訂新的調價標準和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