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338)股價異動,昨日一度搶上4.03元,創出52周新高。從周線圖上看,上石化去年8月升至4.13元後反覆回落,以超過1年時間營造大圓底,10月中升抵4元後營造右柄,圓底頸線與右柄降軌均在3.99元,由於技術指標均處於強勢,預料指日破關,向量度升幅5.50元進發,潛在利潤達40%。
上石化升上5.50元,絕不出奇。上石化是中石化(386)旗下一員,私有化傳了幾年,遲早成事。據交銀國際估計,若中石化提出私有化上石化,出價會是資產淨值的2倍至2.5倍。截至9月底止,上石化每股淨資產折約2.73港元,出價2倍是5.46元,約等於圓底量度升幅;出價2.5倍是6.825元,較股價高出近75%。何時私有化外間難料,只知道上石化淨資產按季上升,越遲私有化,中石化付出的代價就越高。
改革成品油機制利好
短期推動上石化股價的引擎,可能是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按現行的「22個工作日+4」機制,國際油價22日移動平均價變化若超過4%,便會容許相應上調或下調成品油價格。有關機制缺點不少,最主要是22日時間太長,欠缺彈性,難以達到與國際油價接軌的目的。
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醞釀多時,新鮮熱辣的消息是發改委已把改革方案上報國務院審批,據報成品油價格市場化的大方向不變,最大的變化是所取的日數,將縮短至10日或14日,對上石化等成品油生產商十分有利。
有關方案本來預期會在年底前由國務院正式頒佈並執行,但由於中央以壓通脹為首要任務,可能會延至明年初才公佈,相信這是上石化昨日升後回順的原因。不過,內地柴油荒越鬧越烈,價格機制改革事在必行,只差遲早而已。
上石化今年頭3季賺17.9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16.5%,但第3季油價高而成品油加價遲,只賺2.98億元,同比減少近46%。第4季成品油業務不會太好,但集團的其他產品如滌綸纖維大漲價,相信業績會稍勝第3季。全年計預料集團可賺22億元,每股盈利折約0.355港元,PE僅11倍,估值不高,可攻可守。
買賣策略:4元或以下買入1注,升破加1注,目標5.50元,跌破3.75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