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禁加價 損企業盈利狂遏通脹糧油煤炭股遭殃

中央禁加價 損企業盈利
狂遏通脹糧油煤炭股遭殃

【本報訊】內地通脹壓力持續升溫,中央決意維穩物價,首選穩住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食用油、原油及電力價格,發改委計劃凍結明年合同電煤價格,並要求糧油商固定食用油價,更押後改革成品油調價機制,務求壓抑通脹及減低居民生活負擔,惟保民生、卻犧牲企業盈利,糧油、煤炭股與原油股首當其衝。記者:陳韻妍

內地官方喉舌新華社報道,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表示,近年煤炭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於下游產品,給電力、冶金、化肥、建材等煤炭下游行業帶來成本上升壓力,令行業生產經營困難,故2011年重點合同電煤價格要維持2010年水平不變,不得以任何形式加價,並籲煤炭企業要在安全前提下增加生產及保障供應,保持煤價穩定。
發改委又與中糧集團、益海嘉里等市佔率合共逾60%的四大糧油商密斟,要求穩定食用油供應及保證市場價格穩定,4個月內不加價。一名內地前糧油生產企業人士指,內地糧油業利潤率僅約1%,故四大糧油商將利潤率降低1個百分點,業界就陷入虧損境地。

限價代加息對抗通脹

建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蘇國堅表示,發改委禁食用油加價,中糧系的中糧控股(606)及中國食品(506)受累最深。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近日表示,由於食品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國家實施控制食品價格措施,導致中糧集團整體毛利率有5%跌幅。
滙盈證券董事謝明光表示,內地通脹升得很急,現時中央明顯是顧全大局而犧牲企業盈利,達到保民生的目標,他建議企業可透過提高產量來彌補價格固定的損失。
中央連番落藥調控價格,初步已見成效,蔬菜價格按周已下降5.9%。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羅曉鳴稱,減低通脹壓力是中央目前首要完成的事,中央企圖透過控制價格來避免加息。

中煤盈利恐削10%最傷

渣打及法巴均對限制煤價的成效存疑,前者更指可能導致煤炭供應緊絀及黑市交易,估計不加價對中煤(1898)影響最大,盈利料減10%,神華(1088)及兗煤(1171)盈利則降4%及2%。法巴稱,合約煤僅佔兗煤收入約10%,故打擊較神華及中煤為小。
大和總研分析員DaveDai認為,中央凍結明年合同電煤價格,有助減低電力企業的成本壓力,對電力股固然利好,當中邊際利潤最低的華電國際(1071)料受惠最深。事實上,在「市場煤、計劃電」體制下,電力企業不能將煤價大漲成本轉嫁,已令行業出現嚴重虧損,中電聯估計,截至10月底止,五大電力集團賬面虧損達50%。
中央已非首次實施價格管制,08年限制煤價措施公佈後1個月,現貨煤價反升15%,迫使發出第二次限價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