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風暴】「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公開美國外交電報,掀起一浪又一浪衝擊。英國《泰晤士報》昨日(周四)報道,不少中國官員人人自危,恐向美國外交官所說的言論曝光,會被視為政治錯誤,或洩露國家機密,遭降職辭退甚至坐牢。
報道就引述一名官員說,即使維基解密在電報刪走官員名字,國家安全部仍可將他們的身份查出來。「所有見過美國外交官的人,他們都有紀錄,只要將電報日期和會晤日期一對,很易查出誰說話。」
儘管會衝擊中國官場,維基網站創辦人阿桑奇(JulianAssange)在《時代》周刊前天公開的訪問中,表示希望同樣揭露中國和俄羅斯的機密,打破兩國封閉作風。他說,「我們相信最封閉的社會,有最大的改革潛力」,因為變本加厲封閉下去,只會令制度失效,而中國當局害怕言論自由,是好迹象,因「這代表言論仍可引起改革」,「新聞和寫作可促成轉變,故當局才這麼怕它」。
內地中東封殺洩密報道
但阿桑奇在《福布斯》雜誌訪問中,表明不贊同中國維權人士計劃照辦煮碗,搞「政府解密」網站一類中國版「維基解密」。他指他們的網站保安不周,易危及洩密者。
而維基解密在內地已遭政府防火牆封殺,報章對全球外交史上最大宗洩密風波也只有少量報道,只集中陳述洩密對美國造成的麻煩。很多中東和阿拉伯國家傳媒的處理手法也一樣。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