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鰂魚涌英皇道一條有30年歷史、直徑約半米的地下食水管出現滲漏,水務署昨晚10時起至今晨9時暫停北角、鰂魚涌及太古城等地區的食水供應,以便進行緊急維修。由於水務署前晚始公佈有關消息,區內最少20萬居民及餐廳食肆即時陣腳大亂,昨午起紛紛「撲水」。有市民及區議員批評水務署通知時間太短,令市民無所適從。
記者:馬耀文
發生滲漏的地下食水管位於鰂魚涌英皇道1120號路邊,對正康山花園第六座。水務署發言人指食水管直徑525毫米(約21吋),已使用約30年,近日檢查時發現出現嚴重滲漏,無法分段進行更換,因此由昨晚10時至今早9時暫停供應食水,進行緊急維修。
市民埋怨水務署太遲通知
受影響區域由北角至西灣河,多個大型屋苑包括太古城、南豐新邨、康怡花園、健康邨及模範邨等。多家大型商場以至北角海逸酒店等也停止供水,受影響居民多達20萬人。
由於水務署前晚始透過新聞處發佈消息,不少受影響居民對面臨「制水」懵然不知,直至昨早有傳媒報道,居民始得悉事件,紛紛為深夜制水作好準備。
居於康山花園第五座的關太表示,昨早獲悉晚上會停水,即時陣腳大亂,她說:「我個女聽朝(即今早)7點要坐飛機出埠,朝早起身冇水點得。」她昨午急忙落街買了兩個膠水桶儲水,連同家裏原有的膠桶,相信可應付得來。有居民則不滿水務署通知時間太短,惟有早點洗澡,並預留足夠食水供今早使用。
至於區內食肆也忙為晚上及今早的店舖所需預留大量食水。有茶餐廳負責人表示下午才知暫停食水供應,只好提前一小時在晚上9時關門,「做幾多得幾多」。有食肆則坦言「一早洗好晒啲碗碟咪得囉」。也有酒樓估計受停水影響,今早早市生意會減少兩至三成。
本身是太古城居民的東區區議員趙家賢稱,過去兩年多一直跟進港島東區更換食水管工程的進度,但每次水務署的回應均拖泥帶水,更曾揶揄他不懂工程的專業知識。他指港島東區的食水管更換工程應於07年至今年底全部完成,「嗰條係主要管道,工程應該已全部完成,點會家又話有滲漏?實在講唔通」,他要求水務署解釋。
老舊食水管似「計時炸彈」
另一名區議員陳啟遠則指,食水管老舊滲漏的問題,絕對是個「計時炸彈」,不容忽視,而且水管老化問題不會是單一情況,他比喻說:「好似傳染病咁,會一段一段咁傳開去。」
水務署昨晚在受停水影響地區設置了26個臨時水箱,為居民提供食水。由於不少居民已及時作好準備,到水站取水的市民不多。水務署職員則通宵進行維修工程。
港島東區停水範圍示意圖
發生嚴重滲漏情況的地下食水管位於英皇道1120號路邊,水務署昨晚10時起暫停食水供應緊急維修,受影響地區包括北角、鰂魚涌、太古城及西灣河等,多個屋苑及商場無水用,至少20萬市民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