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Cult:點止金庸俠影 董培新是超人

紅Cult:點止金庸俠影 董培新是超人

如果你沒有忘記《仙鶴神針》、《無字天書》、《六指琴魔》、《今夜報》、《迷你》,認識豪放女、波士周時威、鞋底秋、朱義盛、陸小鳳,你一定曾經活在董培新的繪畫世界,這天他登上天台,如箭神射日,帶出一代「超人」的過去!

記者:馮敏兒
攝影:伍慶泉、馮敏兒

瘋狂歲月畫足36萬幅

1961年,電影《仙鶴神針》(武俠小說作家臥龍生的封筆之作)在票房上的成功,令身為電影美術和宣傳的董培新一炮而紅,幾乎所有粵語片都找他畫海報,對其風格近乎崇拜。當年的全港四大院線,有他沾指美術的電影佔了三條,無處不在都是他的巨型電影壁畫海報。同期無數專欄作家、奇幻、風月、武俠小說家均紛紛找他畫插圖、做封面,那些古龍筆下的陸小鳳、西門吹雪……統統都出自他的原始造型。那時為宣傳《仙鶴神針》,除了日常報紙、雜誌的工作,他還要每星期畫一本需要400多張畫的《仙鶴神針》漫畫,忙到根本無得瞓覺,造就了一個超人的誕生。「我算過自己最少畫了三十餘萬張插畫,我當時規定自己15分鐘一定要完成一幅畫,每天睡4小時,每天最少工作10至12小時,即每日最少40張畫,一年最少12,000張。我為羅斌工作27年,從1959年到86年,搏命工作了30多年,最保守估計都有36萬張畫。」

■「紅花會十五豪傑」長一丈二,大畫家也來個「飛天」合照。

他的插畫遍佈著名雜誌:《藍皮書》、《迷你》、《婦女與家庭》、《香港電視》、《新知》、《新電視》,還有無數細報、鹹濕報《今夜報》等,最有名的漫畫包括《東方日報》連載多年的〈波士周時威〉、〈當代豪放女〉,《新報》的〈鞋底秋〉和《天天日報》的〈朱義盛〉等等。但原來他本來不愛畫漫畫,「我聲明唔出橋,但好衰唔衰,漫畫編劇來稿,自己守尾門又喜歡擅改原著劇本,結果作者抗議罷筆,變成要自己寫橋兼畫埋囉!後來在各大報章每日有九個漫畫,一日要出九條橋,還有老闆羅斌(不停要他出橋,榨得就榨),我終於明白一定要減,唔減會死!」

■在色情報紙《今夜報》中的小說插圖。

■其實他曾是一代香江箭神,被派代表香港出戰84年奧運,卻因太忙而拒絕。

■手執一丈二長巨畫的董培新,橫行香江半世紀的造型。

■在六十年代末《迷你》雜誌中的插畫。

■董培新的典型彩色插畫,是昔日橫跨30年的香江美學風格。

■1961年的經典《仙鶴神針》海報和電影美指都是出自董培新。

■《仙鶴神針》劇照中有個經典的騎鶴特技。

■《無字天書》電影宣傳。

■倪匡原著拍成的經典電影《六指琴魔》。

金庸俠影名滿天下

因為董培新老闆羅斌的《新報》系與金庸的《明報》關係敵對,所以董可以接所有報紙、雜誌、武俠小說家的插畫工作,獨不能為金庸辦事,所以董一直無緣與金庸合作。但他對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念念不忘,直至05年二人終於惺惺相惜,這幾年他便把心儀的「武林中人」一一成畫,每一筆都灌注畢生功力,過癮!

從林布蘭到嶺南派

董培新於1942年生於廣西,在廣州成長,15歲移居香港前,就已經對繪畫瘋狂。他在培英中學念書時遇到美術老師何鐵良,教他透視和光,圖書館裏的群書,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畫冊盡覽無遺,最崇拜是林布蘭。來港後跟隨了高奇峰弟子蔡大可當學徒兩個月,就在一間不足60呎的板間房內與嶺南派結緣,「但我很不滿他窮途末路竟臨摹高奇峰的作品做假畫賣錢,違反我老師不可抄襲的信條!」經過三十幾年搏殺,「自己最鍾意的繪畫還未有認真進入,漫畫專欄被刪正好作為轉捩點,以前的一切都算了吧!」他在89年移民溫哥華,91年拜嶺南派大師楊善深門下,後來更當了崇拜者蔡志忠的師兄。「楊善深很勁,但他不善表達。」而這位嶺南弟子對流行的即席揮毫最是討厭。

■董培新正繪畫金庸作品中的《聚賢莊大戰前夕》。

■董培新筆下的《葵花寶典》,東方不敗十足浮世繪。

■董培新筆下的「黑風雙煞」。

■全身赤裸的小龍女正向楊過傳授玉女心經。

差一點成奧運箭神

小時候因為太窮,以丫叉射雀仔為食,造就了另一個董培新。他80年開始學射箭,84年成香港冠軍,更有機會代表香港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但因為不可能放下工作參加特訓而放棄。「那時一年參加十次比賽,每次比賽前都是通宵工作,周年大賽前更是兩晚通宵唔瞓。當時我還做埋場地主管,自己一邊比賽,一邊看錶計時,一邊吹雞,簡直是癲的。那工作沒人鍾意做,我一做四年,誰叫你喜歡玩!」可惜,85年遇上連續九個月的坐骨劇痛,一身耐力給徹底耗盡,再也練不回來了,一如武俠小說中的武功盡廢。不過他的坐骨移位痛症的痊癒,更像武俠小說,「環跳穴突然發出卜一聲巨響,一股高熱的感覺放射性地爆發出來,我整個人撻了在地上。」就像武俠小說的練功場面,一下子便從癱瘓高危好了過來。

■童年受了傷的中指骨不利射箭,會產生旋勁令箭射偏,終令董培新放棄。

論盡香港武林群俠

68歲的董培新即場示範五十餘下引體上升,「說我身經百戰太少了,我打架何止百次,我小時住在街中心,出街尾就要打,過隔籬街又要打。因為細路妹還很細,在街上玩時常被街童欺負,為了保護他們,你被迫要打,但要打就一定要贏,輸了就大鑊,連行出街都唔掂。就因為你打得,才減少了很多麻煩,那時三日一小宴,七日一大宴。」聽來跟李小龍當年天天在街頭打架相差無幾。這時電視正放映《精武門》,看着李小龍的轉身飛腿,「只是好睇,現實係唔work!凡埋身打架一定取直線攻擊,被對手入了你馬步,你便全身上下都任打。現實生活中,李小龍在三藩市其實被黑鬼打得很慘,一個百五磅的人是不可能跟超過二百磅的人打的,就算有機會打贏都會很辛苦。」
「論打拳,在香港我最佩服的還是一代拳王陳錦新,他的西洋拳和自由搏擊,無論面對日本仔、泰國佬、鬼佬都未嘗一敗,紀錄中只敗過一次。當年我們在紅磡練箭,他就在旁練擂台,每次練完,他的指定動作是例必躺在地上要人用50磅沙袋凌空掉下他胸腹幾十下,以練習捱打。可能因此受了內傷,今年九月才50歲,在公園跑步猝死了。」他還遇上一個武林奇人,「你見過八隻手指長短一樣平排嗎?他是黎正甫,那雙奇掌正是練鐵沙掌而成的。他不但在蔡李佛一門輩份極高,更醫術高明,當年在灣仔經營一間沒招牌的跌打館。受他一插,可胸骨齊斷!」

■他示範一招閃電旋轉直拳,一下子就連消帶打,攻進記者面門。

說金庸畫展.賣亞運郵票

為了慶祝中國武術第一次成為亞運項目,廣東郵政局邀請董培新和金庸合作推出紀念郵票,金庸只提了一個「俠」字,其他都是董培新的武林墨影。12月4日正式在香港發售。

■金庸武俠亞運武術郵票珍藏集折實$210

「相約在商務.董培新畫說金庸」分享會

12月4日下午3時至4時半,董培新會亮相分享會大談金庸,出席者皆可獲贈董培新親筆簽名海報。

展期:12月4-8日
地址:尖沙嘴美麗華商場B1007-1010商務印書館尖沙嘴圖書中心展廳
查詢:2334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