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三個金句。轉錄於此。希望你也有同感。並且洩洩憤。
(1)教育局:請自省!沒有牙力的孫伯伯,請你退下來!讓有牙力又愛孩子的人來做!
(2)名校:請不要忘記,當年你們若非靠着大量升中試的優秀窮孩子,你們何來名氣?
(3)窮孩子:要自強,你的學校,將來要因為你變成名校,但你不需要靠名校來成長。
作者是誰?是香港本土詩人胡燕青。她是資深好老師。有學生不交功課,她會約他們「飲茶」,痛陳利害。「這利害,不是指分數多少,而是指他的整個人生將因此差之毫釐而謬以千里。」
她又會用詩一樣的語言,這樣寫她的學生:「他們被困在自己的青春裏,一時間無法醒轉。但是,他們的心靈還是醒着的。誰對自己好,連一隻小貓都知道,同學們會不明白嗎?只是,他們還要收集多一點點破曉的力量,才能完全清醒過來;而這一刻,不一定落在老師的有生之年裏,我們實在不應強求。」
如果連這樣的好老師都溫婉地「惱」了,那麼教育局─多年來執迷於改來改去、「又」改來改去、「再」改來改去,喜歡將學生當作白老鼠來實驗的教育局,請來一讀上面的金句!
而我作為一個「痛心、心疼、仍然愛錫香港」的香港市民,我更加惱怒的,是教育局為何要將大量行政工作「壓」在老師身上?不斷開會?不斷寫報告?而大學老師還要讓學生評分?壓上壓?
溫婉的胡燕青老師面對文山會海與學生評分可能舉重若輕,我在一旁,都感覺重,感到壓。─教育局,請省省!請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