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收集指數基金捕捉升浪 - 譚紹興

投資學堂:收集指數基金捕捉升浪 - 譚紹興

日前筆者以「昆能谷燃氣可推高股價」為題,討論昆侖能源(135)後,收到多位讀者的email查詢,今日略作補充。早前昆能股價停滯不前,原因之一,是來自燃氣業務的收入僅佔總收入(EBIT)20%,比率太低,不能算是一家真正的燃氣企業。而近日市場估計,基於昆能的背景及其企業性質,可望成功競投得母公司的北京天燃氣管業務,由於項目頗為龐大,昆能一旦成功奪得,可大大增加盈利,並提升其來自燃氣業務的收入。
不過,近日昆能的升勢頗急,筆者的電腦系統已發出戒備訊號,類似的戒備訊號,早前在國美電器(493)狂升時也曾出現,參照該次經驗,沒有貨的朋友暫不宜沾手,而有貨的朋友可以繼續放紙鳶,但需準備隨時跳車獲利回吐。
近日內地有報道,指對冲基金在香港囤積的熱錢可能高達10萬億元,並利用有關熱錢往內地炒作圖利,而本港的局長則反駁指有關報道與事實不符云云。至於誰對誰錯,暫難定斷,但參考傳媒給局長的雅號及其往績,筆者開始有點相信內地的報道了。

囤港熱錢謀炒作

假如真有這麼多熱錢囤積在港,並準備往內地炒作圖利,照理港股及內地股市的跌幅應不會太大,分分鐘有機會再炒多一次上二萬五,所以筆者仍會繼續收集相關指數基金,以免錯過升浪。
至於囤積在港的熱錢,會否再在港股中玩多一轉,最佳指標莫過於留意港交所(388)的股價走勢,由於在芸芸港股中,港交所的股價走勢與港股的成交量,有較強的相互關係。而且綜觀過往情況,港交所的股價走勢更走在港股的成交量之先,有點預兆的效用。近日恒指雖然已失守50日線,但港交所仍企穩50日線之上(173.50元),反映其走勢及後市應不會太差。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