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價格與工資,引發猛於虎的通脹,蠶食廠家盈利,不過,消費者最終難免分擔成本。國際商會榮譽主席兼利豐集團(494)主席馮國經昨日在「香港論壇」上指,中國今年開始的加薪潮所引發的通脹壓力,將於明年上半年向全球輸出,屆時中國出口貨品將會加價10%至15%。
廠家遷內陸城市減成本
馮國經表示,自今年中發生富士康(2038)事件後,今年全國薪酬平均加幅達20%至30%,位於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工資更上揚達30%至50%。預料未來數年內地加薪潮將會持續,這對中國長遠社會穩定有利,但短期對廠家而言將造成壓力,促使部份廠家遷移內陸城市,以至越南、柬埔寨、印尼、印度等地,繼續留在廣東省的,將要透過提高生產能力作應對。
另外,香港中小企協會會長佘繼泉表示,今年原材料成本上升6%至7%,個別升逾10%,主要是內地工資調升所引發,他們惟有縮短交貨期以降低通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