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沒有搞亞運的本錢 - 黃竣輝

港府沒有搞亞運的本錢 - 黃竣輝

申辦亞運的宣傳日夜無間歇在電視上廣播,不斷採用運動員的意見,以諮詢運動員為主,利用中小學生的純真去製造「香港人支持申辦亞運」的假象。想到這一刻,恍如夢中曾見,似曾相識,細心一想,正是政改方案的宣傳手法。
亞運造價由大眾譁然的四百億元自行降至六十億元,可見政府對自己提出的方案的自信已降至谷底,自亂陣腳,管治地位搖搖欲墜。自知為香港運動發展的理由難以掩人耳目,想以市場營銷「擘價」手法推銷港人,開動一切宣傳機器製造迷霧幻象,手法卑鄙。

廣州亞運也花逾千億

廣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運行資金預算約為人民幣七十三億元,場館建設和維護資金預算為六十三億,合計一百三十六億元。結果一千二百二十六億元結賬。人力物力價格比廣州高企的香港能以僅僅六十億元結賬,只有三個可能性:第一,曾局長吹牛,癡人說夢話,知而不報,隱上瞞下;第二,香港的亞運比廣州遜色千里,草草了事;第三,政府的效率和運財能力之高,超乎廣州市政府二十倍有多,可以羞辱對方一番。以在下劣見,能打賭曾局長是欺騙大眾。
運動在中國,自古以來視為「勤有功,戲無益」的「戲」,聖人多不好蹴踘、摔交,運動是一種不入流的社會活動。但現代多種研究都指適量運動有助身心健康發展,香港人正正需要運動。本人立場認同後者,支持運動發展。可是,推動運動發展與舉辦一項「大白象」的亞運毫無直接關係。政府官員頭腦以西九文化區推動文化的錯誤邏輯,應用於推廣運動方面自然覺得沒問題。可是一般市民受過香港教育,眉精眼企,就難以融入政府的思想領域。
廣州舉辦亞運有一重大目的─提升廣州知名度和國際地位。香港常自稱已列入國際城市,我認為香港的確是世界知名的城市,亦有一定的國際地位。香港無需自貶身價,假作謙虛,自卑心作祟,搞一場「大龍鳳」來提醒世人香港是國際城市。
香港是彈丸之地,人口密度高的地區都以商業支撐社會。而香港是名副其實的商業城市,要在香港撥地為運動員建設舞台實不化算。廣州人已為本年亞運付出了沉重代價,大興土木,圍牆遮醜,封路迎外,嚴重擾民,經濟損失慘重,投資一千二百二十六億元人民幣血本無歸。連人口密度沒有香港般嚴重的廣州市都弄得如斯田地,香港豈可不見前車之鑑?

應當由問題根本做起

反對亞運聲音不比高鐵遜色,十月圍城的情況很有可能再度呈現。政府施政失當不絕已激起民憤。政府這頭說謹慎理財,那頭一擲千金,前言不對後語,叫人如何適從?
要燃起香港運動氣氛,方法簡單易明,請參考美國例子。在實力與金錢掛鈎的美國,運動員無後顧之憂。香港人熱愛運動,但心知運動員前途是死胡同。如要香港人發揮所長,即使沒有NBA運動員的身價,也必須增加大學運動員入學的比例,何不掛鈎學位比例,就像港元與美元掛鈎。既然會考制度令學生叫苦連天,何不開闢一條光明大道給我們的運動員?不是舉辦亞運,運動氣氛便會呈現;要推動本港運動,必然要由根本做起,提供體育人才向上流動的機會,本港運動自然水到渠成。

黃竣輝
城大日本商業二年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