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電影有着很奇怪的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喜悅,李太在馬將枱前肚子痛,後來生出李振輝,便很鴛鴦蝴蝶,同時,也很私小說。《李小龍》電影由李振輝作引子和旁白,跟電影中李振輝這個角色幾乎是不存在,甚至看不到以他的角度來看李小龍這個哥哥的場面,產生強烈的對比。這等於是李振輝拿着家族的私相簿給觀眾看,然後作出解說。這種解說雖然也有它的次序,但更多是帶着選擇性和任意性。觀眾會看到日軍侵港後,漢奸和日軍軍官來到李家,演了一場典型的戲目後,立即便跳到戰爭勝利後普天同慶的場面。這中間的空白,解說者認為不必要填補。同樣,漢奸成了殖民地走狗帶來洋警官來敲詐,也是作為時代背景稍作交代後,便啥也沒事地轉到李小龍拍電影去了。而李小龍拍這麼多部電影的情景和對他成長的心理影響,也完全沒說。這正是令人聯想到《歲月神偷》之所在,兩者都是明信片式懷舊電影。《歲月神偷》獲得無數掌聲,若依同樣類型來說,《李小龍》應該更多喝采聲。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