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減免居民醫藥費用負擔,發改委日前公佈從本月12日起降低頭孢曲松等部份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涉及抗生素、心腦血管等17類藥品,惟大行普遍認為藥品降價影響最大的是外資及合資企業,對本土藥企如聯邦制藥(3933)及中國製藥(1093)影響不大。
大行力撐影響微
交銀國際醫藥生物行業分析員吳斌指,降價主要針對外資及合資企業的原研藥,這類產品價格本身過高,故應該下調,而內地企業的單獨定價品種整體下調幅度不大,如聯邦制藥的阿莫仙最高零售價雖然下調12.7%,但其實際零售價較政府新定價為低,預計出廠價不會大幅下調,而中國製藥的雷尼替丁產品佔公司收入比重不大,因此減價對盈利影響有限。
花旗及大摩同意,跨國藥企為是次降價影響最大的企業。花旗分析員葉霖稱,是次藥品減幅平均為19%,較該行預計的20%至30%為低,估計發改委明年會要求單獨定價藥品進一步降價,涉及的藥品種類亦會更廣。儘管大行力撐,但藥股昨普遍捱沽,聯邦制藥昨跌9.75%,中國製藥及利君(2005)齊挫逾3%。聯邦制藥表示涉及的單獨定價產品佔銷售額只有7%至8%,故影響不大,公司會與分銷商、醫院等協商,探討降價的需要性及降價後各方共同分擔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