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果然危中有機,恒指昨日先挫後揚,短期反彈目標在23800水平。形態上恒指確有可能營造頭肩底,惟形態最終是否成立,還看反彈過後會否跌破頸線(約22760)。
今年兩次推介上海電氣(2727),一次在4.11元,另一次在4.91元。上月初,上電股價高見5.76元,其後隨市下跌至4.69元,過去半個月快速回升,整固應已完結,是時候再上車。望望周線圖,上電突破三角形後急升,最近大半個月以旗形整固,一旦升破旗形阻力5.35元收市,目標可達7元,潛在升幅逾31%。
發展新能源是「十二.五」規劃的一大核心,當中以核電最受重視,因為無論在可持續性和性價比方面,核電都有極大的優勢,而且中國對核電技術已有相當掌握,許多設備和部件已能國產化,建設成本可以更低。
按最新規劃,到了2015年,全國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900萬千瓦;到了2020年更會提高至8600萬千瓦,相對於現時的不足1000萬千瓦,10年間將大幅增加7倍餘,需要投入的資金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設備投資約佔半數,上電這類設備生產商可以旺足10年。
上電是國內反應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唯一的製造商,市佔率達百分之百。集團亦是國內核島設備產業鏈最完整的供應商,而且集團掌握最新的第3代核電技術AP1000,在核電建設潮中佔有優勢。
核電風電雙龍出海
目前集團在手的核電設備定單總值達到370億元,主要是常規島和核島。集團董事長徐建國早前表示,下半年是上電核電設備生產的高峯,共有9個核電項目、13台核電機組的37台設備將在上海的臨港基地生產。
上電亦開發風電設備,重點在海上風電。今年頭3季風電已實現約18億元收入,預期今年可實現30億元收入。集團已取得首輪海上風電項目中東台200MW項目,而自主研發的3.6兆瓦海上風機已全面下線。
今年頭3季上電賺23.64億元,已相當於去年全年盈利的96.4%,第3季增速明顯加快,相信第4季更佳。估計集團全年賺35億元,增長近43%,每股盈利折約0.32港元,PE約16.6倍,以其核電前景計仍屬偏低。
買賣策略:5.40元或以下買入,目標7元,跌破5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