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為留政績曾德成包拗頸

特稿
為留政績曾德成包拗頸

特區政府臨尾發力,高調力撐申辦亞運,令不少政界中人大跌眼鏡。據了解,最先提出申亞的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近日已「打定輸數」,不再游說建制派支持,有曾被政府游說的立法會議員認為,相信是曾德成欲為官場生涯留下政績,所以今次申亞第一步絕對不容「出閘脫腳」。
據了解,原本對申辦2023年亞運興致勃勃的霍震霆,近期已放棄游說民建聯及工聯會支持,自知難以打破困局。有消息更稱,有香港奧委會中人曾向港府私下表明目前情況下「申得到也未必好」,沒有執意要求政府繼續推銷,但意見未獲官員接納。

任內未曾主打大項目

相反,特區政府未有死心,申亞後期利用香港運動員在廣州亞運取得的佳績,積極發功展開鋪天蓋地宣傳。政界更傳出消息,特區政府不排除「霸王硬上弓」,懶理政黨是否支持,強行申辦,若立法會不通過撥款申請,則推搪為政黨責任。
有政界中人指出,雖然曾德成口口聲聲表明能否成功申辦亞運非旨在爭取政績,但其實至今最堅持申亞的卻是他而非霍震霆,相信此舉與曾德成「包拗頸」性格有關,「你話佢搞唔到,佢就偏偏要搞掂佢。」
另一名曾被政府游說的泛民議員認為,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以來,未曾主打任何重大項目,「奧運馬術係唐英年負責、具體工作由奧運馬術公司做,佢最多都係搞東亞運,梗係唔滿意」。
曾德成明顯想留下一些重要政績,若能在任內成功爭取申亞,便是相當大的政治本錢,「當年(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做唔到,我曾德成就做到」,所以申亞第一步絕不容「出閘脫腳」。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