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尋寶:阿爺迫減價 藥股宜避開 - 王昇

板塊尋寶:阿爺迫減價 藥股宜避開 - 王昇

內地百物騰貴,除衣食住行外,醫療開支亦令人吃不消,無錢醫病食藥例子每日隨處上演,而為減輕群眾負擔,發改委昨日發出通知,由12月12日起,降低內地部份藥品零售價格,主要涉及抗生素、心腦血管等17類藥品,調整後價格會較現時規定平均價平19%。
消息對同胞實屬喜訊,惟對藥企則是晴天霹靂。發改委更事先張揚,指會根據有關藥品成本及市場供求變化,分期分批降低偏高藥品價格,進一步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意味往後更多藥品須強迫減價。估值偏高的藥股,短期將無運行,當中以生產抗生素及心腦血管的藥企,如聯邦制藥(3933)及四環醫藥(460),形勢最為不妙。

基金出貨誘因大

聯邦制藥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抗生素劑產品、原料藥和中間產品,是內地最大6-APA及半合成青徽素抗生素生產商。今次降價主要針對頭孢曲松等部份藥品,聯邦旗下分公司亦生產頭孢曲松,有機會是受累藥企之一,觀乎今次部份藥廠產品降價幅度達35%,對企業影響可大可小。
今年藥股長升長有,背後是基於有可觀盈利增長以及高毛利率,以今年表現最好的聯邦及利君(2005)為例,兩者中期毛利率竟高達40.6%及51%。在中央壓抑通脹大前提下,食水深的藥企自然要聽從中央旨意行事,高毛利時代可能隨時結束。
事實上,今次降價事件,無可避免令估值大打折扣,高增長成懸念,股價亦難以支持。彭博綜合券商預期,今年藥股預測PE皆超過30倍,未來兩年PE平均亦達15倍及25倍,當中以10月上市、生產心腦血管藥品的四環估值最貴,2011及2012年預測PE竟達32倍及27倍,如價單下調一成,盈利下跌將令PE急升至40倍極高水平。而以市賬率來衡量,內地藥股同樣貴得驚人,明年預測PB介乎2.5倍至4.8倍,平均值達3.8倍,較歐美同業平均2.9倍有31%溢價。
受消息影響,藥企噚日明顯跑輸大市,鑑於大部份藥企年內股價升幅動輒一倍以上,基金借消息出貨誘因甚大,政策主導下,藥股短期可以唔使睇放埋一邊。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