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拍電影或電視的,那麼戲裏面的服裝和道具,千萬別在製作完後隨便扔掉,它們會很值錢。
舉一個例子,像《迷失》這齣連續劇,拍賣剩下來的東西,一共可以賺一百多萬美金,製作單位愈來愈重視這些「遺物」了。我還保留幾張李小龍電影海報,據說也賣上萬美金。
美國一炒開,當然中國也會炒。那批精明的猶太人不會放過這個市場的,像他們來大陸炒年輕畫家的作品一樣,等到一熱,他們已經把錢賺飽拿回去,以後東西跌不跌,是你們的事了。
眼光有沒有關係呢?如果你夠獨到,在便宜時購入,豈不大賺?但一兩幅畫罷了,能賺多少?一大批一大批的,才是生意經。這是專業人士才有能力炒出來,非你我做得到。
做生意總有風險,尤其是這種暴利的投資,愈炒得瘋狂,愈跌得進谷底,今天的消息就有一個人前些時候買進六百萬一餅的普洱,當今才跌成十幾萬而已。
但最少,普洱是真的,只是跌價而已,至少自己可以泡來喝掉呀,要是買的是假畫,那可真的哭笑不得。日本人在經濟泡沫未爆前以天價買的梵谷向日葵,一直說是假的,至今沒有人再提,因為買主不肯拿出證實。
這種事屢見不鮮,最典型的是紅酒,什麼什麼年份的,老到不敢打開,只在拍賣價中轉手又轉手,弄幾瓶假的,絕對沒人知道。
假茅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五十年前的,當今炒到三萬,有個朋友不知道,還要送我,我快點拿還給他,說再等個三五年,一定變成八萬十萬,因為那瓶東西,一兩年前只賣萬多罷了。
等到八萬十萬時,又沒有人開來喝,當古董擺在架子上,真假再也不要緊了。
有個人問:「蔡先生,五十年的茅台,用什麼菜來送最好?」
我懶洋洋回答:「那麼貴,不如用銀紙當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