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元殺一隻貓 - 高慧然

八千元殺一隻貓 - 高慧然

朋友某的貓誤吞一條繩子,某急,帶貓去看獸醫,獸醫替貓全身麻醉,開膛剖腹,把繩子取了出來。某支付各項費用八千元。但那隻貓為牠的好奇付出的代價遠不止皮肉之痛,數天後,因衰弱而亡。
同為貓主,忍不住心驚。我問自己,假設誤吞繩子的是我家的貓,我又會怎麼做呢?寵物做一次手術,費用昂貴,正因為這樣,所以,部分獸醫(希望只是部分)不是把寵物的健康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如何賺取最多診金放在第一位吧?假設那隻貓不做手術,會不會至今安好呢?可是貓主畢竟沒有專業知識,當貓出事,焦慮情急之下,很容易被獸醫誤導,作出不一定明智的決定。
電子世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益疏離,寂寞的都巿人寄情動物,很多人,是把貓狗當作子女養育的,同床共枕,嘴對嘴接吻,定期帶寵物沖涼、修甲、美容、打各類預防針,天熱了二十四小時開冷氣,天冷了為貓狗穿上禦寒衣物,外出還有不同款式、質地的鞋子。貓狗有兩聲咳嗽,或少許不適,馬上去看獸醫。每天再忙,也有「親子」時間,陪貓狗玩玩具、做遊戲。久而久之,貓狗忘卻了動物的天性,我家的貓,只會玩玩具老鼠,看到真正的昆蟲,會躲在我身後,逼我出手。
於是,回到那個根本問題:把寵物當人那樣養,使牠們的動物本能一點點退化,是貓狗需要的愛嗎?也許,殺死那隻貓的,既不是獸醫,也不是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