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府公佈辣招遏抑樓市,熾熱狂飆情狀來個大逆轉,炒家不支倒地。近日不但撻訂多過成交,還有人撻租。
撻訂是壯士斷臂,眼見樓市爆發劈價潮,連藍籌屋苑也難倖免,若樓價回落8-18%,則犧牲那十萬至數十萬訂金,伺機再入市仍不致重傷,且日後選擇無額外印花稅隱憂的平貨,免卻爭議麻煩。但撻租是否計錯數?信手拈來一個案:─
某區某屋苑高層單位租客,原以約8,500元承租,已付三個月租金。此區炒家甚多,不敵新措施打擊,「短炒變長租」,市場租盤急增約20%,看來租金有跌。該租客不惜撻租。
我們計算一下,撻租先損失三個月租金,再加經紀佣金,離場便虧損三萬多元。好了,若租金大幅下調20%,得再物色單位,睇樓議價重花時間精神。找到筍盤平租,就當6,500吧,加上佣金,一年約八萬多看似化算。但把撻租虧損計在內,反比原先更貴。而且平租只享一年死約,生約期間業主若見市況有變便通知搬遷,到時再另找新單位?多累!
奔波勞碌的香港人,再精打細算,仍遭幾塊磚頭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