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率領銀行公會代表團訪京滬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在上海表示,隨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城市增加,相信清算行兌換額度的需求亦會提升,但明年實際額度,仍待與人行總部繼續洽商。不過,內地媒體《新世紀》周刊昨引述消息指,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額度突然用罊,央行對此感到詫異及不滿,認為「貿易發生額」並未見相應增長,因此擴大對本港人民幣的供應額度「是不大可能」。
記者:劉美儀
銀行公會代表團三日的訪京行程,今日將與人民銀行及國務院官員會晤,據悉,金管局今日會公佈10月份本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數字,日後並如人民幣存款一樣,按月常規公佈。
金管局:仍就額度安排商討
陳德霖表示,是次訪問主要就宏觀經濟及人民幣業務回顧,與內地各部委進行交流。
對於內地有關明年額度未必擴大的傳聞,該局發言人回應指,一直與人行就額度安排進行商討,但最終處理由人行決定,該局亦見10月份兌換額度增長較快,曾向參與銀行了解情況,發現有實體貿易支持。
消息指,涉及具體額度等技術操作,未必會在今日人行高層會晤時討論,而是由兩地有關負責部門,跟進洽商,但銀行界對有關事宜的意見,相信會晤時將作反映。
《新世紀》引述消息說,今年10月以前,中銀香港的人民幣額度只用了20億元,但在10月的首兩周,卻突然暴漲60億元,央行官員得出的結論,是很多結算額度未按規定用於貿易項下,而是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產生套利及套滙的「變相資本回流」,情況亦反映在開發市場及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要清晰區分貿易項與資本項,並不容易。
陳德霖:6400億泊港非熱錢
中銀香港於10月28日突然宣佈,因貿易結算項下的80億元(人民幣.下同)兌換額度用爆,故由翌日起暫停向參加行提供結滙服務。
另外在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下,資金全球流竄,令市場風險增加,陳德霖說,本港屬開放型經濟,資金可自由進出,但內地則有一定措施把關規管。
他指出,今年以來並無錄得資金淨流入的記錄,若計及銀行體系結餘及外滙基金票據債券餘額,自08年末季至今,留港資金約6400億元,當中大部份屬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後,尚未兌換回流的資金,亦有約2200億元,是金融風暴後,企業將海外資金掉回港作流動資本使用,故不應將有關資金視作投機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