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新貸額降 影響增長微 - 王良享

暢談滙債:新貸額降 影響增長微 - 王良享

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歐債危機深化,中國收緊銀根可能性增加,令市場逢周末都擔憂加息。三個因素都令市場風險胃納下降,美元避險意欲增,因此上周五歐元跌至1.3201的兩個月低位,澳元則跌至0.9613的七個星期低位,港幣亦因此跌至7.7650的五個星期低位。
港幣兌美元下跌,反映有資金撤離。上星期二至星期五,美電從7.7555上升至7.7650,上升速度與8月中時市場對聯儲局是否有決心實施QE2時相若,但較5月份歐債危機高峯期的1日內衝上二百多點子仍少得多,反映資金撤離的規模不大。

暫未見港資回流內地

3個月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於過去一周都維持在0.25厘附近,一年期美元兌港元的遠期折讓亦無大幅收窄,若歐洲資金因憂慮信貸緊縮而班師回朝,其規模應該不大。港幣轉弱,亦可能因早前當港滙接近強方保證的7.75時有比較多短期炒盤博聯繫滙率脫鈎或擴大波幅區間而平倉離場,買美元沽港元,加大港滙沽壓。
人民幣兌美元離岸滙價一周內約下跌0.73%,內地人民幣滙價周內亦跌約0.4%,反映並無大量資金撤離香港回流內地。亞洲有資金撤離,部份原因是大多數亞洲國家開始實施資本管制及徵收稅款,或因年底前對冲基金及互惠基金獲利作年結。
內地兩度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約共抽走65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但內地的M2總量達70萬億元左右,似乎不急於抽走香港資金。市場揣測明年中國新增貸款額會下調至6萬億至6.5萬億元左右,可能影響國內經濟增長。但筆者想指出,內地過去10年的新貸平均只是3.2萬億元左右,但GDP增長平均卻是9.6%,所以縱使新貸調低至6萬億元以下,亦不見得經濟增長會大受打擊。
金融市場波動,但中國受牽連的可能性較小;中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已經深刻體會到經濟偏重出口的壞處,故力谷基建及內需,在第12個5年計劃推出的2011年,中國會加快產業轉型與城市化,因此投資者可趁股市回調再部署重點發展行業的投資。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