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上周下挫,導火線之一正是愛爾蘭債務危機可能擴散。而中國通脹抬頭,意味着利率進入上升周期,這解釋了為何美股標準普爾商品股指數是前周表現最差的其中一環。雖然美國陷入雙底衰退的風險應該微乎其微,可是當地經濟脆弱是不爭的事實,房市、就業市道和工業生產尚難令人滿意。
美股市盈率現為13至13.5倍左右,市賬率略高於2倍,股價表面上不算昂貴。不過,大市仍未走出危險區域。愛爾蘭債務危機、中國趨於收緊銀根、貨幣戰一觸即發,以及美國地方債務風險等,都對股市構成壓力。面對種種不利因素,看淡情緒恐會在未來6個月轉濃,情況正如標普指數在去年夏季前大跌200點的時期一樣。
金融市場明白到愛爾蘭銀行體系危機不易解決,而中國大力收緊銀根勢將打亂商品的超級上升周期。
標普500指數現徘徊於1200點的阻力位,我恐防這是一個「牛市陷阱」。我的投資策略仍是趁高出貨,自8月底以來,美股累積了頗大升幅,我看不到任何理由基金經理會願意冒上隨時利潤盡失的風險,外滙市場亦有着同樣的情況。
人行收水商品勢受壓
面對食品價格升幅失控,加上出口增長放緩,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會進一步收緊銀根,換言之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降溫到7%至8%。另外,金磚四國以至韓國和泰國都關注熱錢湧入的問題,並正設法制止,因此,亞洲貨幣、貴金屬和工業用金屬價格,甚至澳元和加元等商品貨幣均會承受壓力。
在今年底前,股市出現一波大型向下調整浪不足為奇,標普500指數可能會下試1160點的支持位,至於美元則可能會反彈。市場調整尚未告一段落,投資者勿掉以輕心。
麥曉林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