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版了一本書,把溫家寶比喻為「影帝」,引起了媒體與網路的討論。溫家寶在大陸媒體的營造之下,的確是給人一種勤政親民的形象;但另一方面,在他擔任總理期間,大陸各種社會問題不但沒有改善,甚至是越演越烈,群體性事件、維權抗議事件前仆後繼地上演着。中國的民怨還是很大,溫家寶難免給人言行不一之感,於是說他很會演戲。
猶記得胡溫上台的頭兩三年,「胡溫新政」的說法在媒體上叫得震天價響,很令人對他們有一番期許。然而,大陸封鎖網路持續升級,中共很多作為都流露出,共產黨把黨的利益置於人民之上,絕對不會有利民的措施。所以溫家寶的「親民形象」,真正用意是在為黨服務,而不是真的在為人民說話。
以兩年前震驚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為例,溫家寶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前線,曾在電話裏向軍方大喊:「我不管你們怎麼樣,我只要這十萬群眾脫險,這是命令。」並怒摔電話,對着救災的解放軍斥責:「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着辦。」他也要求救災人員救災必須抓緊時間,即使道路中斷、交通困難,「就是走,也要走到汶川」。多麼感人肺腑的言詞,只是等到事過境遷,才發現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在汶川大地震的前兩個月,二○○八年三月,西藏首府拉薩發生激烈的抗議活動,中國政府隨即鎮壓,引發中國西部許多地方的藏區騷亂,西藏事件點燃了海外對中國政府的批評浪潮。地震前,因為西藏抗爭事件,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緊張;而地震後,西方對中國的批評驟然冷卻,反倒是出現一片讚賞之聲。為甚麼?因為中國政府透過電視畫面與文字報道,不斷傳達給世人的是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迅速組織力量開展抗震救災活動。因此從溫家寶的「演出」看來,絕不是為了人民,而是配合媒體所塑造的救災行動來扭轉外界,尤其是國際社會對中共的觀感。
不過是配合黨的需要
溫家寶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但為何調動不了部隊?當時有商界人士剛好到都江堰附近出差三天,親眼目睹地震後兩小時不到,部隊絡繹不絕地往都江堰方向急行軍,持續三天幾乎沒有中斷過。那幾十萬部隊究竟跑去哪裏?過了四個多月,這位人士又出差到綿陽一帶,才聽到事情的真相:原來,部隊接到的任務是火速跑去搶救中共的核武器設施。那麼,溫家寶在災區怒斥摔電話的戲碼,看來只不過是配合黨的需要,以此來掩人耳目罷了。所以,如果沒有把核武器看得比人命重要的中國共產黨,還需要這位「影帝」嗎?
中共治國不力,社會矛盾激化不斷,問題弊病叢生,而溫家寶的「溫情演出」,試圖幫黨化解危機,轉移社會大眾、輿論視聽的視線,讓中共能再一次的苟延殘喘。共產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內部危機重重,溫家寶優先救黨,哪管得了人民呀?把他封為「影帝」,是抬舉了他,也是在對他存有幻想。
鄭明麗
台灣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