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表示,外國有書籍文獻研究死亡經歷,但至今仍無法解開很多謎團。根據醫學分析,是腦部功能處於半昏迷狀態下出現的現象,影響了病人的認知和感知能力,以為自己離開了身軀。非醫學的分析則是傾向宗教方面,靈魂在死亡邊緣徘徊,尚有一腳未踏入鬼門關,結果又返回身體。
沒科學證據解釋
李誠引述他閱讀過的文獻和書籍說,外國有不少案例,有些是在病危下出現,也有昏迷或發夢中,綜合分析,主要是醫學和宗教兩方面的解說。在醫學上,是病人經過化療、末期癌病、心肺缺氧、體內鉀質和血糖不正常等,令身體在半昏迷狀態下,病人感到自己好像離開了軀體,其實是感知和認知能力受損所致,「腦部功能得一半無一半」。他舉例說,早前接受肝臟移植的海關關員,亦有急性腦功能受損現象,故說出了被迫害的假象。
至於宗教或非醫學的解釋,是靈魂在死亡邊緣徘徊,一隻腳踏入了鬼門關,但另一隻未踏入,結果靈魂返回軀體。不過,這方面完全沒有任何科學理據。
全世界至今也沒有具充份科學證據的解說,「真係信不信由你」。但李誠對發夢之說覺得不可信,發夢的人通常是去到另一地方或另一個世界,應該不會有抽離身體的感覺。部份書籍也有些有趣的分析和事例。有病人在醒來後,會繼續思考這件事,甚至自己把不完整的故事砌成完整故事。
經歷死亡者重親情
李誠指出,有死亡經歷的人,會像其他經歷大災難,例如沙士或海嘯的人一樣,改變了人生觀和價值觀,變得不再重視物質,很重視親情,又會信仰宗教等。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