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廣州亞運會昨天圓滿結束,筆者曾在賽前的電台節目之中,預計港隊可以取得超過30獎牌,結果香港運動員的表現令人鼓舞,共取得8金15銀17銅的佳績,也是歷屆之冠。
綜合過去兩星期的賽事,香港運動員能夠在14個項目之中取得獎牌,包括羽毛球、游泳、武術、桌球、賽艇、乒乓球、馬術、劍擊、欖球、滑浪風帆、保齡球、空手道、壁球及單車,顯示香港運動員的訓練量,有明顯的提升。
如果市民投票選出今次最佳的項目代表隊,相信香港單車隊應該獲得這個榮譽。他們在4個小項(場地、公路、山地及小輪車)都能夠取得金牌。但不得不提的,就是香港劍擊隊有突破性的表現,更展現出有足夠的實力去爭取金牌。
過去20年香港劍擊隊在亞運會的成績,只望爭入4強席位,當年何嘉麗等隊員,拿得銅牌已經喜極而泣。但觀看劍擊隊今屆的表現,張小倫的花劍和歐倩瑩的佩劍,其實只是與金牌擦身而過。歐倩瑩更先後擊敗國家隊名將朱敏及譚雪。其實劍擊運動所需求的生理素質,包括體型、手長、身高、速度、反應等因素,是十分適合本港青少年,再配合適量的體能鍛煉和心理訓練,相信日後劍擊隊的成績會更加理想。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