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洛杉磯、倫敦獨家專訪荷李活大道:丹尼爾痛捨10年哈仔夢

《蘋果》洛杉磯、倫敦獨家專訪
荷李活大道:丹尼爾痛捨10年哈仔夢

由英國作家羅琳(J.K.Rowling)創作的《哈利波特》小說,其電影結局篇《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HarryPotterandtheDeathlyHallows)分成兩集推出,今年初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曾安排記者到倫敦探哈仔丹尼爾拉德克里夫(DanielRadcliffe)班,可惜他因食物中毒未能開工。後來記者終能在洛城訪問哈仔,並應邀參加倫敦首映禮及再做獨家訪問,分享小巫師在故事尾聲的感想。

香港上映日期:12月16日

記:記者 丹:丹尼爾拉德克里夫

記:在倫敦首映禮那晚天氣很寒冷,有很多影迷等候你,你如何去處理名與利?
丹:我的父母常提醒我處世態度,我認為在倫敦里斯特廣場的影迷們不是在等我,而是在等哈利波特,我只是很幸運得到這份工作吧!我覺得哈仔是很難被人捉摸得到,也令讀者和觀眾為之吸引,其實我真的有點不好意思,要這麼多人在寒冷並下雨的天氣下等我。
記:最令你難忘的影迷經驗是甚麼?
丹:我13歲到日本宣傳電影時,有5,000名影迷在等我。
記:在拍攝這套電影系列第7集時,你遇上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丹:這兩部電影拍攝時間很長,所以要保持耐力。我們共拍了16個月,對我來說《哈7》中看見父母亡魂那場戲,可說是最具挑戰性,因我常在想如何才會拍得好,也很講究內心戲,幸好導演大衞葉斯(DavidYates)從旁指導,幫了我很大忙。另外便是和佛地魔對打的場面,跟賴夫費恩斯(RalphFiennes)對打絕對不公平,他比我高大得多呢!有時他未擊中護墊,也令我滿身傷痕,我相信不喜歡我或哈仔這角色的觀眾,一定會看得好開心吧。

爆路柏片場流淚

記:拍了差不多10年《哈利波特》,現在終於大結局,有沒有捨不得的感覺?
丹:大家都不捨得,因台前幕後的參與人員一直沒有太大改變,彼此一起成長,在拍攝最後一天我才發覺有點失落。過去這麼多年來,我也為這系列的電影而努力,同時也為自己未來的事業雀躍,我還記得最後一天收工時,路柏格連特(RupertGrint)也哭起來,我從沒見過他哭。
記:那麼,你是否滿意電影的結局?
丹:我覺得《哈7》尾段的確能帶到故事的高峯,所以也很滿意。
記:不如談一下你未來的計劃吧,之前你主演過舞台劇《Equus》,是否決定留在演藝圈發展?

丹尼爾由精靈小子演至漸見成熟,讓世人見證他的成長。 記者LillyLui傳真

失業將重返校園

丹:希望是吧,但如果我找不到工作,到30歲時我也會回大學上課。我想《哈利波特》系列確能為我打好基礎,也令觀眾注意到我,而演出《Equus》則是個很好的過渡時期,給我嘗試新的東西。
記:可否談談愛瑪屈臣(EmmaWatson)?你們在電影中一起成長。
丹:很高興過去10年我可跟愛瑪和路柏一起成長,大家的生活連在一起。愛瑪自小便很用功,現考進美國的布朗大學,實在替她驕傲,我很幸運可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
記:我記得你也很用功,每天收工後總會跟戲劇老師讀劇本,預備明天的工作,還有沒有保持這種習慣?
丹:有時啦,因為拍《哈7》的工作時間很長,每天要拍攝15小時,所以無法常跟老師見面及做預備工作。但我不會偷懶,無論在公在私我都很努力,要給別人留最好的印象,這方面我和大衞葉斯很接近,因我們都是完美主義者。

記者LillyLui
直擊報道
(HollywoodForeign
Press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