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一夜突如其來的連勝文槍擊案令台灣五都選舉蒙上一分猜疑及沉重,台灣昨日全城熱議,各大電台、電視台有特備節目討論,的士司機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的的士司機最熟政治,台灣的的士司機也不遑多讓,知道筆者是香港的記者後,總會滔滔不絕地介紹台灣的政治情況。
「沒有正義,沒有黑白」
藍營的司機認為這種槍擊案太可惡,擺明有人想藉此影響選情;深綠的司機認為,槍手並沒有政治動機,只是黑道人士尋恩怨,輕輕帶過,似乎並不認為槍擊案是一回事;作為中間選民的司機則深惡痛絕,悲憤民主之倒退,選舉造成之社會分裂及對政黨對立之厭惡:「每一次選舉,都是把結疤的傷口再活生生地撕開,再灑一層鹽上去。沒有正義,沒有道德,沒有黑白,沒有是非,當我們選民是甚麼啊?」最後司機選擇不投票。
筆者一直認為,民主是要在實踐中發展及進步的。過去每次在電視上看台灣選舉,氣氛之濃烈,造勢晚會的熾熱,台灣民眾的投入,總教人感動甚至羨慕。
不過實地觀戰三天,每天搭數次的士來往各地點,除了第一、二天會主動與司機了解台灣政治,到了昨日,若非有連勝文事件,筆者已不想再和司機談政治。原因是藍營支持者永遠認為藍營甚麼都好,綠營永遠認為陳水扁並沒有貪污,中間選民則已被折磨得筋疲力盡,對政黨的對立感到厭煩。這也是部份中間選民逐漸「厭棄」選舉的原因。
直至現在,筆者仍相信民主、自由是人類應共同追求的,選民的眼睛總是雪亮的。姑勿論這次連勝文中槍事件背後是誰操作或槍手有何動機,但若選舉風氣如台灣一樣,不時出現暴力、奧步(茅招),連筆者這位外來人,只在台灣待了三天都開始感到「政治疲勞」,試問長期在這環境下的台灣選民,還能承受得起多少顆子彈?
本報記者翁育紅台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