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炒家遭殃租客吃香 - 劉兆昌

老樓周記:炒家遭殃租客吃香 - 劉兆昌

財政司司長在多番預警下出招打壓樓市,擊退炒家新措施立竿見影,個別炒家已打退堂鼓,或被迫轉軚作長線收租,礙於目前息口偏低,投資者的防守能力較以前強,用家若期望樓價會於短時間內大跌,便有點不切實際。

交投量縮 樓價未虞大跌

此話何解?加強炒樓成本固然有效遏止樓價升勢,但外圍經濟環境不如金融海嘯那般惡劣,資產仍然受到資金追捧,短時間內只會影響交投量,除非有新盤大幅割價開盤或受到次輪經濟危機,否則樓價跌幅屬「有限公司」,頂多回落數個百分點,當然以炒家盤較為嚴重的地區,買家不妨大膽還價,不過按心理即使肯減價,樓價仍然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料交投量持續下滑,可能僅可保留最旺時的五至六成左右。
老樓認為政府為了延續措施的威力,在明年度新增勾地表內必要加碼,放入更多以中小型住宅為主的地皮,顯示政府的決心。何況發展商手上的地皮成本並不很貴,而且可以減少賣樓數量來壓抑需求,令賣樓時仍可以維持可接受到的價位,因此在樓價上不會讓步,反而在策略性會增加更多的優惠來搶二手樓客。
記得在98年樓市下滑時,正因為供應量過剩,資金壓力下開賣的新盤,為搶二手樓客,較同區二手樓價低開兩至三成,造成骨牌效應,互相廝殺令樓價一沉不起。13年後的今日,正當樓價遭遇新一輪危機時,但今時已不同往日,發展商資金壓力不大,沒有減價賣樓的道理。
正因為兩個樓市環境截然不同,炒家變陣把物業留作收租,發展商亦不會減價賣樓。為防購買力回復鑊氣,土地供應將是政府的重要招數。

售轉租增 租金亦難漲

財爺亦重申明年勾地表內不會少於9000伙供應,另外透過補地價改變地皮用途的土地,每年平均提供2萬伙供應理可達標,在供求兩邊雙線進行下,樓價暫時見不到有再次上升的迹象,買樓收租客將是繼自用外,另一類比例提升的類別,無疑受到更多單位轉售為租影響,屋苑租金同樣受壓,可見的一年,租金回報亦被通脹蠶食,回報率「好過冇」。
何況租務市場在單位充裕下,競爭力同時也增加,預期業主要給予租客更多優待才能挽留好租客。

劉兆昌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