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中國人聽到「中國管治世界」這句話都會感到飄飄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當然希望自己的國家富強,能在國際政治舞台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G2」的提出令人憧憬中國有能力和美國分庭抗禮,共同維持世界秩序。但我們真的能擔當這角色嗎?
交通規則也守不了
在北京居住了好一段日子,對這裏的感覺好壞參半。由於是首都的緣故,三環以內的北京一切都比較井井有條,就連塞車時的路面狀況也較井然有序。可是一旦離開三環,你便立刻面對一個難題──過馬路。如果你按着紅綠燈指示而行動的話,天堂必是你的目的地。曾有人說過,要知道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只需要觀察她的交通狀況。不知為何,中國人搞了一輩子的精神文明,連最基本的交通規則也守不了。在京城外圍,你隨處可以碰見汽車衝紅燈、逆線行車、人車爭路等情景。老爺子那種「捉到老鼠是好貓」的理念已深深地刻進國民的骨子裏。「管它順線、逆線,有路便是可行線」、「管它紅燈、綠燈,無阻便是前進燈」──凡事都目標為本。
隨着中國經濟實力提升,在國際舞台的話語權也不斷增強。在金融海嘯後的今天,甚至有聲音鼓吹中國應在國際政治新秩序的重組中扮演更積極,乃至主導角色,以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台的話語權。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此提議理應十分欣喜──我們終於一洗百多年的恥辱,重返國際舞台的中心!但仔細想想,一個以「貓論」構建的國際社會將是何等境況。
當今國際秩序是建基於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立約精神。國與國的交往,乃至某些國內事務,都受制於一套共識下的約法、規章,而任何國家間的糾紛也可訴諸這套規章解決。或許,當中也有零星違反個案,但這必受到國際社會譴責。一旦把「貓論」引進的話,這將代表:如美國不夠能源,而中東又有豐富的蘊藏未被開採,美國便可任意到中東開採。又或者,現時中國人太多,空間太密集,而美國又有大量荒置的土地,那麼中國便可把一部份人送到美國去。當然,以上只是一些極端的假設。可是一旦「方便文化」替代了法律規條,成為國際交往的依據時,國際秩序便會變得蕩然無存,我們甚至可能回到二次大戰前各國相互掠奪的處境。
必先提升精神文明
中國如真要在國際舞台扮演領導角色,必先提升整體國民的精神文明,尤其是依法治國,尊重法規的精神,必須根深柢固地植入國民的骨子裏。或許我們的國家領導人都在學習這套文化,使中國能與國際接軌,但這無非是為了政治需要。在法規未能在我國受到應有尊重的今天,中國還未有能力參與管治世界。
Jing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