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手流失下公立醫院一再發生嚴重事故。有初級醫生替病人移除洗腎用的導管時,錯誤地吩咐病人「坐定定」,導致病人頸動脈栓塞中風,病人需接受高氧壓治療。又有醫生左右不分,為左肺肺積水的病人抽取分泌物時,竟調轉左右,刺穿病人右肺造成氣胸。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批評,公院資深醫生不斷流失,令前線醫生缺乏訓練,事故一再發生。記者:陳凱迎
醫院管理局在最新一期《風險通報》中披露,一名初級醫生替70歲的男病人移除洗腎用的導管時,錯誤吩咐病人「坐定定」,而非擺出躺下或頭下垂的正確姿勢,醫生又曾為止血按壓病人傷口。
記號畫錯右邊無人發現
完成移除程序後,病人投訴出現頭暈、麻痹及左邊身無力,緊急電腦掃描顯示,病人頸動脈被氣泡堵塞引致中風,同日病人接受高壓氧氣治療,經復康訓練後,病人康復並已出院。
另一宗是牽涉醫生調亂左右的事故。一名男病人經X光及電腦掃描檢查後,證實其左肺有大量肺積水,病人同意在其左肺接受穿刺治療,但負責醫生錯誤地在病人右邊身畫下記號,其他醫護人員也無發現出錯。
負責醫生遂在病人右邊身進行穿刺,卻只抽出空氣,醫護人員此時才發現出錯,改為在病人左胸進行穿刺並抽出分泌物;病人再接受X光檢查時,發現其右胸出現氣胸。病人隨後須繼續跟進治療,情況穩定。
質疑初級醫生訓練不足
醫管局就上述事故檢討後,建議加強監督初級醫護的工作,並透過建立系統,減少醫護人員進行臨床入侵性步驟時,搞錯病人身份或調轉左右的機會。
然而,腎科專科醫生陳文岩認為,移除導管引致病人中風的事故無可能發生;有公立醫院資深腎科醫生也承認,出現類似事故的機會率只有1%以下,非常罕見,多數與病人姿勢出錯或索氣太大力有關。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質疑,公院一再流失資深醫生,餘下的中層醫生忙於診症,惟有犧牲訓練初級前線醫生的時間,「唔夠訓練先係事故一再發生嘅原因」。
彭認為在政府推行醫療改革及批出四塊私院用地等因素下,醫護人員將會繼續流失到私營市場,醫管局必須正視,出招挽留人手。
彭續指上述兩宗事故均對病人造成重大影響,醫管局應即時公佈,而非在每兩個月才更新一次的《風險通報》公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