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評山下:市場在看倒後鏡? - 黃元山

貸評山下:市場在看倒後鏡? - 黃元山

一年前,市場對美國經濟復蘇的勢頭樂觀,集中討論聯儲局甚麼時候退市,擔心美國甚麼時候會緊縮貨幣政策;那時候,我對美國經濟能否持續復蘇提出質疑,認為聯儲局沒有條件退市,而美國在可見的未來沒有條件加息。
現在,市場公認美國經濟有一段時間仍然會半死不活,集中討論聯儲局QE2甚至QE3的手段,擔心美國寬鬆的貨幣對全球市場的影響;雖然我同意美國經濟問題重重,但是我卻擔心很多人低估了美國在金融海嘯中所造成的「貨幣黑洞」,討論美國的貨幣政策也只是在看倒後鏡。
上個禮拜,我們看過美國貨幣M2增長的速度差不多是近二十年來的低位。而越廣義的貨幣增長越慢,換句話說,M3比M2慢,而M2比M1慢(當然,自從2006年起,美國已經不再公佈M3的數據,只能依靠不正式數據)。歐洲貨幣也有類似情況,這說明歐美銀行雖然逐步走出危險期(除了歐豬五國的銀行),但創造「信貸貨幣」能力仍然疲弱。愛爾蘭銀行最近發生的問題,是金融海嘯延續,說明要完全走出泡沫爆破的影響並不容易。

QE2仍未夠寬鬆

貨幣寬鬆與否,是相對的。種種迹象顯示,美國兩年來寬鬆貨幣政策,只能暫時頂着貨幣黑洞收縮的力量,但對於貨幣黑洞的規模,美國所做的QE1甚至是QE2仍然不夠。我認為伯南克明白這個問題,所以如果他能選擇,或會做一個比6千億大幾倍的QE2。但正正是伯南克沒有選擇,因為自從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大捷,伯南克所受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其中之一是要求改變聯儲局的受權目標(mandates),把就業率從所奉行的雙重目標中剔除來)。
現在,聯儲局腹背受敵,一方面,受制於政治壓力而不能大規模印銀紙,但另一方面,債券市場也慢慢觀察到聯儲局可能印銀紙的後勁不繼,於是,長債的息口已經慢慢回升。長息升,是債券市場和聯儲局對着幹,表明聯儲局貨幣政策,相對於美國本身的問題,仍然不夠寬鬆。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