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風暴引發全城鬧爆教育局,局長孫明揚雖然不是直資學校計劃的倡導者,但任內未有加強與直資學校溝通,去年爆發臻美事件後亦未有吸取教訓好好進行監管,有立法會議員表明孫公難辭其咎,將狙擊並要求他下台承擔責任。學界亦認為孫及教育局未有做好本份,「有人想佢下台都唔出奇」。
「好明顯係監管不力」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表示,部份直資學校管理出現問題,孫明揚責無旁貸,因為直資學校受教育局監督,「冇理由教育局每一年都去審視直資學校行政同財政時,冇發現呢啲問題存在,要等審計署出報告先至一次過點晒出嚟」,直斥「呢個好明顯係監管不力,係教育局失職」。
張文光力促教育局亡羊補牢,從速向有問題的直資學校展開調查,糾正現有錯誤和漏洞。
張續指從審計報告發現部份直資學校向政府申請撥款,卻未有簽署接受監督的協議,認為日後必須杜絕有關情況,強制所有直資學校需要接受政府監管。
民主黨涂謹申也指孫明揚要在今次事件負上最大責任,「呢單嘢如果再處理得差,孫明揚可以提早落台,因為佢主力負責嘅嘢得(教育)一瓣,但今次竟然做得咁差」。
社民連黃毓民亦表明會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追殺」孫明揚,不排除要求孫公提早下台,「佢根本係老奸巨猾,滑不溜手,佢根本就係唔想做,只顧住食長俸,每個月成卅幾萬」。
有直資學校校長認為,孫明揚未有吸取去年臻美事件的教訓,才出現今次不必要的「直資風暴」,「雖然話佢唔係始作俑者,但係你睇番上年臻美出事嗰陣,好多問題同家學校出事嘅好似,好似冇簽合約、賬目混亂呢啲,如果你孫公同教育局嗰時做嘢,睇吓全港直資學校提出改善方法,就唔使等審計署出手,所以佢冇可能獨善其身,下台都唔出奇」。
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今次事件直資學校及教育局同樣有責任,「如果審計喺臻美事件之後先做,咁孫明揚真係好大責任,點解你唔喺當時乘勢整頓直資學校問題,搞成今日咁嘅局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