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滋事 - 陳也

亞運滋事 - 陳也

亞運獎牌大豐收,香港運動員成為特首私伙長鏡頭下的模特兒。局長乘機抽水,挪他們的血汗功勞去標榜申亞的好處。
運動員很少受到這樣的吹捧,心水清者理解,幾個項目之所以矚目,金牌是次,有衝突才是瞄頭。像黃金寶被南韓車手蓄意切線阻撓衝線,慢鏡頭睇得清楚,不容爭辯。可是,南韓教練依然口硬,投訴賽果不公正。這種拗撬,就算依賴高科技,還是不斷在運動場爆發。而台跆女選手楊淑君的寃案,觀眾現在還是一頭霧水。高科技反而誤事,楊淑君的電子襪,被裁判斷定出術,即場被褫奪資格。電子襪計分是今屆亞運的「高新科技」,一出籠就出事,可見廣州亞運急於求成,硬件和軟件未能配合。而台跆教練有責任支援隊員,卻竟然會讓金牌希望楊淑君穿一對舊款電子襪,大賽當前,讓人摸不着頭腦。
楊淑君雖然受挫,理好情緒,餘下賽事,仍然到場替隊友打氣,回到台北,受到隆重歡迎,也得體地勸喻民眾冷靜,呼籲別仇韓。香港車手黃蘊瑤和刁小娟就更厲害了,炒車後忍痛再奮戰,不輸鬥心。楊淑君和刁小娟失落獎牌,黃蘊瑤只得第二,三名女將,反而比冠軍人馬更撼動人心。但亞運不光是勵志,用足以回購兩條過海隧道的天價公帑大搞香港亞運大花筒,利誘運動員坐同一條船幫手起錨宣傳,是不道德的政治交易,是向朝七晚九捱騾仔一身隱疾無時間運動的打工仔尋釁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