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啟動,中港嚴陣應對熱錢。央視更報道「港6500億熱錢伺機攻內地」,指熱錢炒賣商品與A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不認同有關評論,而中央立場為無論熱錢來自何方,都趕盡殺絕。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建議,內地可對現貨市場外滙交易收取交易稅,並嚴格限制商業地產領域的外商投資,以抵禦熱錢。 記者:應毓華
夏斌昨建議向熱錢抽稅,增加炒家成本,更指當市場流動性過剩,提高準備金率比加息更快見效。
夏斌籲限外資拓商業地產
夏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部門主任陳道富共同撰寫一篇以稅項嚴懲投機資金的文章,在11月《資本交易》刊登。文章稱,中國可以考慮對現貨市場外滙交易進行徵稅,並嚴格限制商業地產領域的外商投資,以此作為壓制短期熱錢流入的舉措之一。
面對QE2,夏斌認為中國應進一步限制跨境資本流動,考慮盡快對外滙交易開徵所謂的托賓稅(特徵是單一稅率和全球性),以有效壓制熱錢流入。
夏斌早前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專訪時表達對QE2的不快,「量化寬鬆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美國只顧自己利益,不顧他國利益,是一種濫發票子的行為。」,QE2無法解決美國中小企難獲貸款及失業率高企問題,救不了美國經濟,只害人害己。
陳家強:多為新股集資錢
對於香港囤積6500億元熱錢,成為游資流入中國的「中轉站」。陳家強昨澄清,該說法並不確切,因香港或海外資金如要流回內地,須按照既定渠道,亦要受內地監管機構規管;他還補充,進入香港的資金中,很大部份包括內地企業於港新股上市所集資金,並非熱錢。
夏斌表示,鑑於通脹壓力不斷上升,中國應當通過上調基準利率,努力使實際利率恢復為正。中國還應當適度擴大人民幣升值幅度,同時關注人民幣走強對傳統行業的影響。
專家:加息遏通脹適得其反
不過,發改委屬下的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認為,熱錢流入所引發通脹無法靠加息解決,或可能適得其反,因此年底乃至明年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雖然人民幣兌美元近日連續下跌,但市場多認為是短期震盪,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減。外管局昨公佈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當中經常性項目順差達10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3倍。
瑞穗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第三季經常項目順差大幅增加,可能令國際對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再起。但他說,若從貿易順差角度看,全年貿易順差將為1800億元,較去年已有回落;且美國啟動QE2,推高全球通脹,「已經很難再去指摘中國了」。
美國早前曾提議,G20國家外部經常項盈餘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上限應設於4%,沈建光表示,「順差沒有增加,但GDP繼續上升,中國正逐漸接近這個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