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鎖和釘的錯 - 李碧華

並非鎖和釘的錯 - 李碧華

有人丟了鑰匙,一時找不到鎖匠,急於打開箱子,用了很多方法,也施展暴力拳打腳踢刀劍攻擊,目的已是棄箱保物了,可惜那鎖十分保險,箱子亦甚牢固──我用了「可惜」,因見當事人氣得跳腳:
「真不明白為什麼那鎖如此頑強。只消略鬆一道口子或者工具了得,早已破了。」
這樣看待一把盡忠職守優秀的鎖時,是否有點不對?
買一把鎖,目的在上鎖,功能是嚴密防盜儲物穩妥,用者放心。後來反為怪責它不予人方便?
正如我們釘釘子時,一鎚到底,惟恐它沒入心入肺,因為當時誰也沒想過把硬淨的它連根拔起的,最好那駁口永不鬆脫,堅貞百年──一到拔釘子了,力撬不出且弄痛了手,竟罵它。
每一器具,使用時希望它持久;每一婚姻,最初惟求百年好合永結同心。即便交一朋友合作一項目開一爿店……只想合沒想分。某日觀點不同立場有變,雙方着眼及要求之方向出現矛盾,方知分比合吃力。缺乏心理準備和危機感,才疏忽了後着。
最好不需要開鎖起釘。若要,也別怨當初過於一條心,那並非鎖和釘的錯,只是Timing出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