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雖然出現調整,但是一些內需股的新股上市,反應一樣良好,人人都認為內需股前途一定好。前一陣子,絕大多數的內需股股價、PE值都升得很高,我一直呼籲大家不要抱着「有買貴沒買錯」的心態買股,現在,經過了這一輪的調整後,部份內需股的股價出現了相當大幅度的調整,PE下降了,我認為也許是時候考慮吸納。
今日,我們來談談體育服飾股。前幾日,中國動向(3818)宣佈定單增長率放緩後,馬上遭證券行調低評級,股價大瀉。大行認為體育服飾行業競爭激烈,前途不妙。
實際上,今日中國的內需市場,有哪一個行業不是競爭激烈?為甚麼其他行業獲得大行吹捧,PE值升至30倍、40倍?說穿了,大行也只是跟紅頂白,見業績好就捧上天,業績不太好就踩多兩腳。如果我們見到大行力捧就高價追貨,一旦業績增長放緩,股價會像跳水一樣的急跌。相反的,如果內需股股價跌至PE水平相對低時,我認為倒是低吸的機會,體育服飾股就是最好的例子。
PE吸引便可買
過去,李寧(2331)遭熱捧,特別是主席李寧先生在2008年奧運開幕儀式成了空中飛人後,李寧品牌打響了,當時我也曾經撰文推介,認為李寧先生那麼一飛,可以為公司帶來數以億元計的金錢。
李寧的股價今年高位是31.95元,PE約30倍,現在調整了30%以上,PE也降至20倍以下,比安踏體育(2020)還要低。目前中國的體育服飾股中,361度(1361)的PE可能是最低的,僅12倍,一隻內需股PE低至12倍應該算是相對便宜的,也值得考慮。
我經常說,投資要有耐性,當人人一哄而入,搶購PE極高的內需股時,你應該耐心地等調整。一場大牛市,股價不是天天向上,而是經歷多次的調整,想買股,就應該堅守不買貴的原則,等股價出現調整,PE相對較低時才入市。同時,也不可以有「撈底」的心態,我們不可能很準確的以最低價買入,只要你認為PE值是相對低就行了,買入後股價是升是跌都不要理。
曾淵滄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