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放題2:大師撐2D 手繪生動過CG

是日放題2:
大師撐2D 手繪生動過CG

12月的電影檔期暢旺,單是動畫電影已打崩頭,連已上映的在內,將有十多齣動畫爭持。全部都是日本動畫,荷李活只有夢工場炮製的電腦動畫,以3D技術單刀赴會,相信會掀起手繪動畫對電腦動畫之爭,結果將在票房顯示出來。

記者:趙志雄
資料相片:洲立、新一影業提供

幽默手繪難取代

劉正表示3D動畫除了指要戴眼鏡看的動畫,還包括電腦動畫,早前《反斗奇兵3》勁收,但很多觀眾看完,覺得不太3D。曾執導《麥兜菠蘿油王子》的袁建滔表示:「彼思不想為3D而去做3D,所以拍起來沒有刻意賣弄立體技術,但效果出來觀眾卻不覺有3D畫面。」比起彼思和夢工場,他較喜歡前者不斷創新,相反,夢工場千篇一律,例如《史力加》式legend故事實在沉悶,很令人生厭。電腦動畫如今不可或缺,就算手繪動畫也加入電腦效果,那麼手繪動畫會被淘汰嗎?袁建滔說:「手繪和電腦動畫是兩種artform,就如水彩畫和素描,各有特色。手繪動畫是藝術和技術的結合,所表達的誇張、幽默和扭曲非電腦動畫能取代,所以不會被淘汰,譬如一些漫畫化的卡通表情,如滴汗,你可以畫三條線表達這個搞笑效果,做電腦動畫就不可以。」

袁建滔

拒絕荷李活改拍

至於荷李活2D電影,如之前的《仙巴歷險記》、《小馬王》等票房冷淡,主要因為故事本身欠缺新意,所以便向3D進發,藉此新鮮感吸引全球觀眾。而日本的手繪動畫有龐大市場,單是日本國內的動畫迷已足夠支持這工業發展,不需要特地加入劇情和電腦技術來迎合荷李活觀眾口味。就連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也堅持不看電腦動畫,舊作《崖上的波兒》全片使用手繪,就是要向手繪動畫致敬,「或許電腦動畫會表現得更自由,但我認為手繪更生動,也讓我找回創作時的快樂!」這也能解釋為何多年來荷李活想改拍宮崎駿的動畫,他都不同意!

《崖上的波兒》

國內喜羊羊砌低巴斯光年

「在我家中放滿日本動畫和荷李活動畫的DVD,想不到七歲大的兒子,居然喜歡看《喜羊羊》。」國內觀眾看動畫的熱情遠不及歐美,更遑論日本。袁建滔指出:「近一年在國內上映的動畫,能過一億的只有《喜羊羊》,《反斗奇兵3》都是收八千多萬票房。《喜》的成功,只因為它在電視播了幾年,儲了一批觀眾。」香港人自然對國產動畫提不起勁,不過袁建滔表示即使是國內觀眾也不支持國產動畫,「有人罵荷李活的《功夫熊貓》是老外叨中國人的光才成功,因人家用了咱家的國寶。總有些人聲稱國產動畫有追平荷李活水準的能力,哈哈,那你自己拍不拍到這樣水準呢?有觀眾覺得國產動畫多抄襲日本或迪士尼的,沒有自己風格,那自創一個新風格,卻又罵不入流。你可知道,上世紀,中國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宮》是很成功,影響了日本的動畫發展,有領先業界的發展機會,只怪當時沒有把握時機。」

《喜羊羊》

於12月上映的動畫電影(《反斗奇兵3》除外)

《魔法の少女》

《爆旋陀螺.鋼鐵戰魂大電影》

《魔法の少女》

電腦動畫《毛百萬》

《小雙俠》

《反斗奇兵3》

《Fate/staynight劇場版
UnlimitedBladeWorks》

《涼宮春日的消失》

《超人大怪獸格鬥之超銀河傳說》

《涼宮春日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