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北京當局兩次就趙連海案發放消息,均透過官方新華社的香港分社發稿。不少香港市民、包括親北京人士公開聲援趙連海,令北京感受到巨大壓力,當局選擇在香港發放「寬鬆」處理趙連海的消息,顯然想紓緩香港社會的強烈不滿。
北京昨日凌晨由香港新華分社發稿,表示受理趙連海保外就醫的申請。內地及香港維權人士均認為,這和香港市民、包括一批親北京人士公開聲援趙連海,令北京感受到巨大輿論壓力有直接關係,趙連海被重判引起不少港人的不滿及憤怒,連港區人大、政協也發起聯署聲援,對北京來說是相當大的壓力,到本月21日,即趙上訴期屆滿前一日,新華社由香港發稿引述北京法院的說法,力數趙連海罪證,甚至肆意抹黑,翻出趙早年的案底,說明他是「罪有應得」,不但無法平息港人不滿,反而令政界反應和輿論批評更激烈。
政協求情輿論壓力大
有親北京政界人士分析,北京明顯不想事件在香港產生的負面觀感惡化,但又不能任由趙上訴成功,證明政府有錯,所以用「先認罪、再保外就醫」手法釋放他,以平息港人不滿。官方新華社透過本港發稿,公佈受理趙保外就醫的消息,並不發內地傳媒,可見一切是針對香港來做。
趙連海前代表律師彭劍及北京維權學者許志永也認為,政府決定受理趙連海保外就醫的申請,是受到香港輿論壓力。許志永稱現在做法既可放人,又不改變法院原來的判決,能保住政府面子。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主席何俊仁稱,香港各界對事件表達的高度關注,特別是港區人大代表聯署及有政協委員高調為趙連海求情,「產生咗好大嘅化學作用」。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