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周五出招後,元朗天水圍已見有炒家減價走貨,其他的地區暫且按兵不動,但成交就急跌。市場的分析普遍認為樓市不會大跌,最多是沉靜一段時間,可能會調整5%,令欠實力的炒家離場,接着便再大升,理據很多:(1)現時持貨者皆有實力;(2)新政策只影響短炒的炒家,但實力投資者可以持貨兩年;(3)大陸的資金源源不絕。
以上3點表面言之成理,但想深一層便不敢苟同。首先,新政策打沉短線炒家,沒有了此班不問價掃貨的「清兵」,持貨者已難脫手。
中央落閘 北水難來
持貨兩年後,等樓價大升才賣?過去半年樓市之所以升得這麼急,就是人人皆相信兩年內絕對不會加息(?)。此乃市場想當然的想法,亦是最多人信奉的買樓理由。雖然筆者不認同此說法,但對於以此論據而看好樓市者,仍肯持貨到兩年後,則風險就極高,難道他們真的不怕加息周期的來臨?
至於大陸資金,真的會源源不絕流入香港掃樓?現時內地資金所佔的比率有幾多?講出來聽聽吧!內地抽緊銀根的情況已越來越厲害,大陸資金有沒有班師回朝的需要呢?就算真的有錢到,是否一定要炒樓?一入場已輸15%,似乎買股票好啲。
現時的形勢並不簡單,表面上是通脹令現金貶值,實質上是美國大玩財技,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目的就是炒爆全球資產市場後,再洗牌玩過。到最後爆煲之日,就會出現全球資金套現,情況比08年金融海嘯的去槓桿化更慘烈。
房地產是最難套現的,到時只有眼光光坐以待斃。中、港政府就是見到危機所在,不斷出招打壓,筆者不斷苦口婆心忠告大家,目的只是希望救得一個得一個。2007年給大家的忠告,應記憶猶新,往後是否一一兌現?筆者絕非無理據的大淡友,在適當的時機(如2009年初),筆者何嘗不是超級大好友。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