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辦法李稻葵:買股可對抗通脹

應對辦法
李稻葵:買股可對抗通脹

中國10日內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共抽資逾6000億元,是希望控制流動性。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接受《和訊網》專訪時稱,人民幣不能被動升值,一定要可控緩慢的升值,而且一邊升值一邊進行適當的政策配套,防止進入日本式泡沫經濟。
不過,今天貨幣存量居高不下的現實,李稻葵稱,應該是適當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商業銀行過去兩年積極運作共同產生的,不能說只怪任何一個的政府機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金融運作。
發達國家仍保持非常寬鬆貨幣政策,李稻葵認為,首先,未來一兩年內,整個世界將進入一個通脹的發展階段,包括發達國家。

買債券不可行

其次,未來若干年發達國家乃至全球資產價格還會上升,過去兩年股票指數為代表的資產價格上升50%,以後還會上升,因為通脹時期最好的應對辦法是買股票,而股票的基礎是企業盈利,企業盈利是銷售額減去成本,銷售額可以跟着整體價格走,成本也跟着整體價格走,所以銷售額、成本及利潤都是按照同一個步伐上升。
李稻葵續說,股票價格會上升,但買債券不行,因債券收益是固定的,因此買債券是不能應對通脹。最後是美元和歐元的國際地位逐步下降。儘管短期內還找不到替代美元和歐元的貨幣,但客觀來說,會緩慢下降。
在寬鬆貨幣政策下,李稻葵認為,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目前表現是有色金屬,明年、後年表現為原油,兩年內原油價格會回到危機前的120美元,130美元,甚至三年後200美元一桶。